火红的六月,我们激情满怀,共同迎来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医院)的诞生。从此,我们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代表院领导班子向我院全体职工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山六院创立和发展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往昔,自从陶铸书记开创员村工人医院以来,老六院在一代代前辈的辛勤努力下走过了不平凡的几十年。今天,接管后的中山六院站在了新的起点,开始谱写自己的历史篇章。我们每一个人在新六院漫长历史进程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将继续她的历程,然而不会看到她的尽头。中山六院的历史将是一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将是一部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历史,将是一部造福百姓、服务社会的历史。在这个新的历史征程中会有各种困难和挑战,但这压不倒中山六院人,中山六院人将会义无反顾地踏上新的征程,让中山医魂焕发出新的活力。
新生的中山六院将以中山大学为平台,以“大专科、小综合”为发展思路,突出胃肠及结直肠肛门专科特色,带动友邻学科的全面发展。中山大学是我们的优势平台,下属的八家附属医院相互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快我院的发展。专科化是医院发展的方向,只有突出我们的优势专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加盟中山六院的胃肠及结直肠肛门专科是全国的龙头学科,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组长单位,汇集了全国学术精英,这是我院发展的又一优势。胃肠病学研究所和«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则是我院专科发展的两大支柱,要加快胃肠病学研究所的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建立符合我院特色的科研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大力提高胃肠肛门专科及友邻学科的科研水平并服务于临床;办好«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促进全国胃肠肛门专业的学术发展,把我院建设成全国胃肠肛门专业学术交流中心。在搞好专科建设的同时,拉动其它优势学科如妇产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康复科等,学科之间相互促进,实现中山六院全面协调发展。不断培训我院现有人才,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培养出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学科带头人。通过全院职工的奋斗,努力保持胃肠肛门专科目前国内领先地位并逐步发展成国际知名的学科,努力把中山六院建设成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胃肠肛门专科医院,积极打造全国品牌,逐步把我院建设成综合性专科性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
新生的中山六院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将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医疗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更新观念,大力提高服务质量,主动服务,用心服务,感动服务,让广大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感受到中山六院独特的人文关怀。逐步加大投入,加快基本建设,改善就医环境,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方便群众看病。我院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改善目前的就医环境,改建门诊,装修病房,争取开放400张床位;第二步,建设病房大楼,增加床位约800张,其中胃肠及结直肠肛门专科病房床位达到400-500张;第三步,建设门诊大楼,使我院成为拥有1000-1200张床位的三级医院。我院挂牌后第一年将争取实现第一步。狠抓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人为本,塑造具备我院特色的“中六”文化,苦练内功,外树形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中承担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经济社会的国际化发展要求广大医务人员走出医院围墙,深入社区、面向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造福一方百姓。今后要以大学医学数据中心为依托、医院信息化网络为纽带、大型综合医院为主导、专科医院优势互补、基层医疗保健联动,构建现代化医疗保健体系,实现医疗机构模式创新,结构调整,资源共享,创造出一个“三赢”的局面:政府不需要额外增加卫生资源投入;当地人民群众得到高质量、专业化、专科化的卫生医疗服务;中山大学的医疗、教学优势得到加强,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打造全国品牌、造福一方百姓是中山六院全体职工的共同心声,也是政府、中山大学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实现这一理念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成建制移交过程中职工们已经表现出识大体、顾大局的风貌,广大职工精诚团结、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院不断发展的永不枯竭的源动力,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有底气站在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从现在起,我们所有职工将与中山六院息息相关,只有新六院富有了,个人才能富有;只有新六院发展了,个人才能发展。今天,中山六院还是一棵小幼苗,需要我们辛勤呵护,浇水施肥;明天,中山六院必将长成参天大树,为我们带来无限树荫,遮蔽风雨。
中山六院在珠江之滨扬帆远航,她将载着我们的理想,踏上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征程,沿着永不枯竭的珠江水,乘风破浪,奋勇前进,驶向无垠的大海,驶向美好的未来!
——祝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医院)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