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微创,更加有效——2015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新进展研讨会于我院顺利召开
医院动态
阅读:

(睡眠呼吸障碍专科 讯)为促进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医学研究,加强学科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12月11-13日,由我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科举办的第三届“2015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新进展研讨会”在我院顺利举办。本次会议邀请到两岸三地知名耳鼻咽喉及睡眠医学专家莅临讲课,包括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林新景教授、清华大学长庚医院叶京英教授、海军总医院孙建军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涛平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周成勇教授、沈阳军区总医院李树华教授、暨南大学华侨医院潘集阳教授等,并有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与往届会议相比,今年还突破性地采取全程网络同步直播方式,并取得了喜人的直播成绩——据统计,将近600人在网络观看了本次会议。会上,专家们就“有效、微创、多平面”地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达成了共识,围绕“有效、微创、多平面”的原则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2月12日上午9时,会议在我院汪中扬书记的开幕致辞与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序幕。接着,在主持人睡眠呼吸障碍专科主任张湘民教授介绍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涛平教授首先在研讨会上就OSAHS检查与内科治疗新进展发表了演讲。

 

 

随后,来自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现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的林新景教授,就多平面治疗OSAHS发表了他的意见。他指出应根据患者舌体Friedman分级、诱导睡眠下喉镜检查结果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不同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强调OSAHS的外科治疗应注重多平面、个体化。对此,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周成勇教授发表的儿童扁桃体肥大不同处理方式,在儿童个体化治疗OSAHS方面作出了补充。

清华大学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主持工作)、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叶京英教授,就目前OSAHS国际指南的八大更新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她指出,指南中就开始诊治的时间,明确提出高度怀疑OSAHS并且涉及高危职业的患者,或合并不稳定局部缺血性心脏病、近期脑血管疾病、充血性心衰、难治性系统性高血压、阻塞性/限制性肺病、肺动脉高压、高碳酸血症呼衰以及妊娠的患者应在至多四周内接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治疗。另外,叶京英教授还对OSAHS的各种治疗方式作出了系统性的归纳介绍。

最后,我院张湘民教授则就“有效、微创、多平面”的原则介绍了OSAHS的多种创新性外科治疗选择。据介绍,目前张湘民教授开展的多项外科治疗基本能全面地针对上气道的各个平面,如针对鼻部的鼻中隔矫正术、针对软腭的改良软腭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腭咽成形术,针对舌的舌背牵拉术、改良舌根牵拉术、改良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等。这些手术不仅微创,术后患者大多能迅速恢复,而且就目前开展情况来看,已取得一定成果。这些新技术为广大不能耐受呼吸机治疗的OSAHS患者带来相对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在本次会议中,针对各大专家的学术演讲,学员们都进行了踊跃的发言与讨论。会议期间我院安排的睡眠专科建设参观活动也得到了众多学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最后会议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OSAHS诊疗新进展研讨会是我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科的特色活动。其举办的初衷一方面是旨在提高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对OSAHS的重视程度,让医护人员与患者都能把这个疾病重视起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OSAHS的相关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是为各位有志于学习、发展睡眠医学的同仁搭建一个平台,提高相关知识与技能,更好地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造福广大患者。这项会议至今已累计举办三年,今年的与会人员创历届最高,并且还首创网络直播,其影响力可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