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胡华斌
结直肠癌患者如果肿瘤太大或有转移不能手术时,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先通过化疗或放疗让肿瘤缩小后再考虑手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邓艳红教授牵头开展的新治疗方式——先用免疫治疗再手术的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改变临床实践,该研究成果10月21日在《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在线发表。
该研究成果10月21日在《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在线发表
邓艳红教授介绍,根据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可以分为染色体不稳定型和微卫星不稳定型。既往研究报道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的结直肠癌,由于具有高的肿瘤突变负荷和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对以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较为敏感,且越早使用获益越大。那么有没有可能对这部分患者先进行免疫治疗,再做手术?
根据这个思路,中山六院开展了全球首个报道的术前使用抗PD-1单克隆抗体单药或联合COX-2抑制剂治疗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前瞻性临床试验。
邓艳红团队
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塞来昔布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高达88%,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治疗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65%。这意味着有88%和65%的患者在接受研究方案规定的6个周期(3个月)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在手术切除的原发肿瘤样本和所有采样的区域淋巴结中已经没有任何肿瘤细胞残留。相比之下,传统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仅为9%-25%。
这个研究成果有望改变临床实践,法国圣安东尼医院肿瘤内科的Thierry André教授在同期述评中表示,该新辅助免疫治疗策略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直肠癌患者的器官功能保护以及体力较弱(不能耐受放化疗)的结肠癌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王敏
原文链接: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4/#/newsDetail/120643/40344359.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