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3次开腹、6次肠镜,才2岁的宝宝,到底怎么了?
媒体报道
阅读:

新快报讯 记者梁瑜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报道 2岁多的宝贝正是精力满满,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尽情撒欢、肆意奔跑的年龄。可亮亮(化名)自出生来便一直经受腹痛、便血,且肛门不断脱出息肉,体重严重不达标。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小肠疾病中心、小儿外科、儿科的合作下,成功为一名2岁多的P-J综合征患儿实施肠镜联合开腹手术,切除多个巨大肠息肉。这是该院收治的年龄最小的P-J综合征患儿,也是首次运用小肠镜联合开腹手术方式治疗,可在切除息肉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肠道创伤、保留更多的肠管,避免短肠综合征。

来自广西南宁的亮亮出生后3天因“黄疸”在当地新生儿科住院。当时医生发现他排便时肛门处有单个肠息肉脱出,但亮亮吃奶、大便都正常。

一个月后,肠息肉长到了蓝莓大小。于是,亮亮被家人带到了医院。医生当良性息肉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顺利出院。然而亮亮半岁时,妈妈发现亮亮肛周有数个息肉同时脱出,还伴有便血,再次将孩子送到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多发巨大息肉。这回医生在内镜下切下数个息肉,病理检查提示P-J错构瘤性息肉。

医生追问家族史时,亮亮爸爸才提到自己在青春期时发现有肠息肉,自此每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切除。医生还发现,父子嘴唇上均可见数个黑斑,至此,亮亮可明确诊断为“P-J综合征”。由于亮亮肠道内息肉数量多且基底宽大,无法一次性全部切除,因此在1-2岁期间,患儿做了多次肠镜、分批切除息肉。随着成长,亮亮开始出现反复腹痛、便血的情况,半年前因为“剧烈腹痛”先后做了两次急诊手术,术中发现肠套叠、肠梗阻,切除部分空肠后,才解决了梗阻问题。

可是,虽然数次切了息肉,但亮亮的息肉仍在不断新增、不断变大,还将面临反复肠套叠、肠梗阻的风险。而且,多次外科手术切除息肉、病变肠段,对患儿创伤非常大,而仅仅依靠肠镜又难以切除全部息肉,治疗陷入困境。

2.jpg

亮亮嘴唇上可见数个黑斑。

今年,中山六院正式成立国内首家小肠疾病诊治中心。经过推荐,亮亮妈找到了医院小肠疾病中心副主任郭勤副教授,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

亮亮本次住院时已有3天未解大便,腹胀、腹痛明显,考虑因多发的巨大息肉再次出现了肠梗阻或肠套叠的情况,于是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郭勤副教授、儿科主任郝虎副主任医师、小儿外科颜禄斌主治医师紧急开会讨论治疗方案,决定立即安排手术,先尝试经口小肠镜,以期在镜下切除息肉、解除梗阻,开腹手术则作为备选方案。

10月22日上午,这场多学科合作的手术开始了。在全麻下,郭勤副主任持小肠镜,经口将镜子送达空肠上段。但管腔扭曲严重,阻力大难以进镜继续小肠镜检查,立即改由颜禄斌主任主刀行剖腹探查,发现肠管多发黏连。用超声刀解除黏连后,郭勤副主任分别在亮亮小肠距回盲部10cm、130cm、150cm处触及息肉,大小约2cm×4cm×5cm。切开小肠将第一处息肉切除,随后在剩余2个息肉之间取1cm切口,郭勤持镜由该切口送镜,内镜下切除大息肉,随后关闭切口、理顺肠管、放置引流管、逐层关腹。                             

“亮亮乖不乖啊?肚子痛不痛?拉臭臭了吗?”术后,亮亮回到儿科病房,在小儿外科配合下,进行术后监护、术口护理、营养调理等治疗。亮亮的精神、体力逐渐恢复,术后5天尝试饮水、7天半流质饮食,每日排黄色烂便,目前已顺利出院。

郭勤副主任介绍,P-J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又称色素沉着黑斑息肉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病率约为1/100000,以胃肠道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皮肤黏膜色素斑为特征,患者消化道或其他器官发生癌症的风险增加。

该病的息肉可以在胃肠道的任何地方发生,常见部位依次是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和胃,息肉常成组出现,每段肠道可达20个,大小从1mm到5cm不等。息肉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如鼻孔、肺、肾盂或膀胱。由于肠息肉数量多,肠套叠、小肠梗阻和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

P-J综合征患者有皮肤和黏膜的特征性色素沉着,深棕色或蓝褐色,主要分布在嘴唇、口腔、鼻孔和口腔黏膜周围。亮亮父亲是一位P-J综合征患者,不幸的是,这个基因遗传给了患儿。对P-J综合征患者肠道内大息肉(10-15mm)或有症状、或快速生长的息肉,应予以切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息肉恶变。

由于既往反复腹痛、便血以及多次的手术,亮亮的体重已经远远落后同龄人,2岁11个月仅22斤,需要食用高热量的配方奶追赶生长。而且该病的息肉持续增长,之后他将定期(每3-6个月)做一次肠镜检查,尽可能切除一些息肉,以免造成肠腔梗阻、肠套叠。日常营养及后续无数的治疗,对于任何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郭勤副主任最后建议,由于P-J综合征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后代发病几率非常高,家族中出现一位P-J综合征患者,应行基因检查,确定致病基因位点,怀孕后进行产前诊断,或选择三代试管婴儿,可以挑选健康的胚胎,避免P-J综合征患者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