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山六院4月9日消息,中山六院邓艳红教授、王辉教授团队的一项新辅助免疫治疗应用于微卫星不稳定(dMMR/MSI-H)局部进展期肠癌的研究报道,被最新版的NCCN结肠癌指南(2021 第2版)引用。虽然新辅助免疫治疗仍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证据,但依据本研究及另外两项研究的报道,指南推荐免疫治疗作为可切除转移性dMMR/MSI-H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选择。NCCN指南是当前国际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权威指南,对于肿瘤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更新及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主要循着医学依据。
汪建平教授和邓艳红主任医师牵头的FOWARC研究是全球首个报道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单纯新辅助化疗与标准放化疗疗效比较的III期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初步结果及长期生存随访结果均发表在JCO,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被NCCN直肠癌指南引用;为进一步提高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邓艳红团队开展了另一项直肠癌三药FOLFOXIRI新辅助治疗的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成果也在2020年被NCCN直肠癌指南引用,为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邓艳红、王辉团队是全球最早探索并报道新辅助免疫治疗在MSI-H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疗效。在这类患者中采用免疫治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巨大的肿瘤可显著缩小甚至消失,1例患者术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另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并采用“等待观察”的策略,避免了手术,达到保肛保功能的目的,该研究报道已于2019年发表在Oncoimmunology杂志,张剑威、蔡建为本研究共同第一作者,邓艳红教授、王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被2021年NCCN结肠癌指南引用,这也是NCCN指南首次增加免疫治疗在术前新辅助治疗阶段的相关策略。
长期以来,中山六院致力于结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治疗的优化研究,注重疗效提高的同时,兼顾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针对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FOWARC研究通过选择性去除放疗,可以让部分患者避免放疗相关不良应,改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通过三药联合的新辅助治疗研究,使化疗的疗效最大化,有望提高患者生存预后;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对特殊分子分型的筛选,较早地将免疫治疗应用于新辅助阶段,达到肿瘤完全缓解,未来对于这类患者,可以避免常规的放化疗相关副作用,甚至可能避免手术。近年来,中山六院在胃肠肿瘤领域已有多项研究成果被国际指南引用,同时仍有多项全国多中心研究正在进行中,将为进一步提高胃肠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学术频道投稿邮箱 jkxueshu@163.com)
责编:陈龙飞
主编:杨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