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难?住院约不上病床?手术排得太满?为了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的医务人员“拼了”!
活动现场
12月1日,中山六院举办了第二届优质服务改善案例大赛决赛。据悉,该活动收到医院各临床、行政和平台科室优质服务改善案例56个。经初赛、半决赛的激烈竞争,23个案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关于走进临床进行医保专题培训,今年4月份至今已有数十场,可以说有多少场培训就有多少个版本的PPT,因为都是根据临床需要与科室特点精心准备培训内容,目的就是让临床医生理解好、运用好医保政策,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数据赋能,精准手术间配置,同时,通过流程优化、制度规范等一系列举措,提高手术周转效率。最终,在保持手术量、手术时长增长的同时,夜间手术占比从方案实施前的16.27%降至8%左右,有效缩短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加班时长,达成了我们为手术间减负的目标。”
参赛选手进行汇报演讲
“我们科室针对呼叫铃呼叫频繁的现象,成立专案改善活动小组,组织科室成员收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输液接瓶是呼叫铃呼叫频繁的主要原因。经过分析,得出影响输液接瓶的三个原因,并制定相对应的措施,组织护士实施措施,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决赛的23个案例涉及范围广泛,大到学科建设、互联网医疗,小到预约挂号、行政办公流程简化、优质护理等,涵盖了临床服务患者和行政管理服务临床的方方面面。选手们就如何提升工作质量、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情景再现优质服务改善过程。
经过激烈的角逐,通过评审专家综合考评、现场打分的形式,结合选手们的演示内容、语言表达、仪表形象、现场效果等指标,根据分数排名最终评出了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袁进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务处处长韦玮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战略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张建琦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术主任傅慧教授等专家应邀成为活动评委。
张建琦教授在活动点评中指出,该比赛不但有助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如果能够将比赛制度化、长期化地进行,还能不断地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一个精益化医院的打造需要对顾客进行一个差异化的服务,要立足于患者的各方面来得到他们的改进意愿。实现精益医院有三个要求:一是提升满意度、二是内部流程的精益化、三是医院人才的学习和成长。
中山六院党委书记李汉荣
“这个比赛为精益医院建设做了非常有效的探索。”中山六院党委书记李汉荣说,选手们带着思考在基础问题上进行了一个提升,紧紧围绕医院服务体系的精髓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实践中真正参与到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医院以后将把案例大赛做成品牌,使之成为医院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现。
获奖名单
特等奖:
运营办公室 王晨睿 《手术间减负增效管理》
一等奖:
1.结直肠肛门外科一区 李嘉欣 《小徽章,大改进——利用徽章快速辨认主管护士提高服务质量》
2.医保管理科 潘虹 《基于精益理念的医保管理探索与成效》
二等奖:
1.康复医疗中心 林阳阳 《心有灵“膝”一点“通”——多学科协作膝关节炎患者智能化管理》
2.生殖中心 孙德娟 《新冠隔离点的快与慢——流程优化及心理干预前移在隔离点的应用》
3.病案管理科、质量控制科 杨文婷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改进方法(DMAIC)提高病历管理水平》
4.住院管理中心 罗贤静 《“想哭,可我不能”——提升预约挂号,改善就医体验》
三等奖:
1.康复医疗中心 李莉娟 《康复一张床》
2.生殖中心 周洋 《宫腔镜手术流程优化》
3.22楼B区护理单元 龚璐瑶 《精耕细作一张床 砥砺前行丰收岁》
4.科学技术处 周炜良 《提高专利申报热情 规范知识产权工作》
5.护理部 杜蔼华 《提高患者入住病床体验的满意度》
6.消毒供应室 蔡亚旭、周枫璐、张瑞 《环环相扣创优质服务——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多学科合作模式下闭环管理成效与实例》
最佳人气奖: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朱意兰 《完美无痕-经口内镜下甲状腺手术》
优胜奖
1.药学部 区颖涓、廖小媚 《智能信息化配送,提高药事服务质量》
2.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薛敏莉 《从“头”开始,做好闭环服务管理》
3.超声科 刘璐 《建立医护患沟通群,服务患者更贴心》
4.风湿免疫科 张白玉 《运用互联网+医疗 扩规模,促发展》
5.泌尿外科 高康 《学科建设——培训》
6.胃肠外科二区 施慈 《“化”繁为简 ,“疗”无负担》
7.雅和医疗 万美代 《加强检查前宣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8.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朱意兰 《完美无痕——经口内镜下甲状腺手术》
9.结直肠肛门外科三区 杜琼霞 《多形式宣教助力快康复》
10.胃肠外科一区 方丹婷 《降低病区呼叫铃使用次数》
【记者】朱晓枫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
编辑 姚昱旸
校对 谢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