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艳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9月22日下午,中山六院小肠疾病诊治中心正式成立。 据了解,这是国内首家针对小肠疾病的诊治中心。相对来说,小肠疾病发生率低于大肠疾病,但是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不幸罹患小肠疾病,最常见的小肠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放射性小肠炎、小肠瘘、小肠血管畸形、小肠肿瘤性病变、短肠综合征等。以往,由于医生不能对深部小肠常规进行直视下检查,小肠疾病误诊和漏诊率高,目前中山六院针对小肠疾病开展了一系列的检查措施,帮助患者更加准确的明确病变或直接进行相应的治疗。
通讯员供图
小肠疾病误诊和漏诊率高
据了解,小肠迂曲冗长,是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食物经食管、胃后,进入小肠进行营养吸收,最后进入大肠。胃镜经口腔进镜,主要观察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降段疾病;结肠镜经肛门进镜,主要观察下消化道;而居于中消化道九曲十八弯的小肠一旦发生病变,处理起来却困难重重。以往,由于医生不能对深部小肠常规进行直视下检查,让临床医生对小肠疾病的认识相对陌生,小肠疾病成了误诊率和漏诊率最高的疾病。目前随着影像及内镜技术的发展,小肠已经不再成为检查的“禁区”。相对来说,小肠疾病发生率低于大肠疾病,但是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不幸罹患小肠疾病,最常见的小肠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放射性小肠炎、小肠瘘、小肠血管畸形、小肠肿瘤性病变、短肠综合征等。
中山六院针对小肠疾病开展了一系列的检查措施,帮助患者更加准确的明确病变或直接进行相应的治疗。主要有哪些诊疗手段呢?据了解,CT小肠造影(CTE)或MR小肠造影(CTE)通过造影剂充盈小肠,相比常规的腹部CT能够更加全面的筛查小肠的炎症性或肿瘤性疾病。DSA引导下的介入手术以及消化道出血的核素显像能够帮助诊断并治疗一些疑难隐匿的小肠出血。小肠镜及胶囊内镜检查能够全面检查全段小肠的粘膜情况,对于一些特殊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等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该院引进的郭勤副教授专注于小肠内镜检查,同时能够开展小肠狭窄、出血、良性肿瘤等一系列疾病的内镜下治疗。
据介绍,目前中山六院月均进行的小肠内镜检查近百例,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国内首家小肠疾病诊治中心揭牌成立
中山六院小肠疾病诊治中心于9月22日下午揭牌成立,在成立仪式上,该院副院长吴小剑介绍,小肠疾病由于其病因复杂、起病隐匿、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加之传统胃肠镜检查并不能窥见小肠,导致一直以来,小肠疾病确诊率低,极易漏诊和误诊,成为消化道疑难杂症与罕见病的“重灾区”。该院前期在小肠疾病领域中的克罗恩病、肠瘘、放射性肠炎、短肠综合征等疾病均累积丰富诊治经验。深感于小肠疾病的复杂以及对于多学科协作的需求,因此,正式成立小肠疾病诊治中心。
据悉,作为国内首家小肠疾病诊治中心,中心整合了消化内科、外科、放射性肠炎专科、营养科,借助医院病理、影像、内镜的平台,为复杂小肠疾病的诊治提供全面方案。中心由副院长吴小剑担任中心主任,高翔教授和郭勤副教授担任中心内科副主任,练磊主任医师和柯嘉副主任医师担任中心外科副主任,下设内科、外科、营养、放射性肠炎、小肠内镜等多个专业组。
有需求的市民可与中山六院小肠疾病诊治中心联系,联系方式:丁护士1890307899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