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95后ICU男护士的一线日志:病房里的阿姨要给我介绍女朋友
媒体报道
阅读:


记者: 黄艳 通讯员 简文杨 李饶尧

穿上防护服全副武装,虽然整个人会缺氧不舒服,口罩压得满脸痕迹……中山六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刘贺芳今年才23岁,踏入工作半年。从一开始进入隔离病房会紧张害怕,到现在他已经喜欢并适应这里的工作了,他想为这座城市的苏醒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缓解自身的压力也给病人带去愉悦的心情,他会和病房里的阿姨们聊天,如今他和患者已经熟络到病房里的阿姨要给他介绍女朋友了。


工作的日常



元宵节他背上写上了“元宵快乐”给病房带去好心情


刘贺芳日记:为这座城市的苏醒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今天细想,援鄂11天,这座城市带给了我太多感动了,从坐上来武汉的航班开始,机组人员的广播,那句要“平安接我们回家”就戳中了我的泪点。

想想医院刚开始召集报名的时候,我就蠢蠢欲动,但又担心,因为我才刚工作半年,感觉肯定选不上我。后来领导说需要男生,当时在上夜班的我马上就报名了,怕不让我去还特意加了一句我是党员,又连忙打电话说服家人,家人坚决反对,我只好苦口婆心骗他们说其实没那么危险。

最后得知自己被选上成为医疗队队员,激动、期待、紧张、害怕、自信……百感交集。我害怕自己工作经验不足给大家拖后腿,又自信ICU出来的人可以帮得上忙,每个人都怕死,但是总要有人顶上去的呀,我当然知道武汉现在“水深火热”,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未知的,未知就意味着恐惧,所以除了我,我不希望我身边任何人和我一样冒险。

来的时候武汉确实是“空城”了,路上空无一人,偶尔看到一个人还和师姐开玩笑说肯定是去医院上班的医护。来之前已经做好了会很艰难的心理准备,没想过会住这么好,生活方面什么都有,什么都能满足。这些天来医院也特别给力,在这支一百多号人的医疗队里,我特别骄傲自己是中六人,医院不停的给我们各种生活保障,领导也是关爱有加,还有很多很关心我的朋友,师兄师姐,这些都让我十分感动,有被家人牵挂的感觉。

家乐福的导购小姐姐,知道我们是援鄂医疗队后也是对我们非常感谢,主动帮忙送东西到酒店;酒店的工作人员满足我们各种“无理”要求,在他们感谢我们来支援的同时,我也非常感谢他们的支持;还有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司机大哥,24小时陪着我们,让我特别感动,觉得他们特别辛苦。

穿上防护服不难,但是全副武装后整个人会缺氧,护目镜起雾让我看不清输液管里的液体有没有滴,N95每次压得我脸上全是痕迹,鼻梁还压肿了,耳朵的勒痕已经快要起水泡了……病区的患者很多,有的病情很重,但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都竭尽全力做到了最好。

和病人熟络之后,我在工作的间隙里会跟他们聊下家常,从一句“阿姨您是这附近本地人吗”开始到武汉饮食到景点、再到房价、最后到要给我介绍女朋友,我觉得这样可以拉近我们的关系,缓解我的压力也可以让病人心情愉悦,有利于我的工作也有利于病人病情发展,虽然全副武装在里面很难受,但是我还是喜欢并且适应了这样的工作方式。

由于整个病区只剩下医生护士,每天给患者发饭喂饭,打扫病区卫生,清理医疗垃圾,修理各种东西也都成了我们每天工作的一部分,本地的医护人员在我们来之前也是特别辛苦,当时得知我们病区有20来个本院被感染的医护,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照顾好他们。

我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是不想以后会有遗憾,从来没想过要多受关注,从来没想过要怎么宣传自己,所以一直我都是沉默的,只想为这座城市的苏醒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问心无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