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硬核!医护人员自制口罩
媒体报道
阅读:

应对疫情疫情之下,一次性医用口罩供应紧张,为了尽量节省资源,把更多的资源留给一线医护人员,中山六院消毒供应室从疫情蔓延之初,便把科室库存的3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退还给医务科,让医院统一调配给临床,并自制口罩满足自己科室日常非临床场景的使用。

为了自制口罩,该院消毒供应室与兄弟医院沟通、互换信息,查阅相关报道,并与口罩制作公司、无纺布厂家了解无纺布的性能。目前,由该院消毒供应室自行研发制作的一次性无纺布口罩基本可以满足自己科室日常非临床场景的使用。据统计,使用自制口罩的第一天,便减少了科室原来全日一次性口罩使用量的40%。

据消毒供应室介绍,一个长18厘米、宽16厘米的一次性无纺布口罩平均制作用时15分钟,材料成本约1元,制作完成后,还会对口罩进行50分钟的高压灭菌消毒。

普通人能否自制口罩?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想必便是普通人能否自己自制口罩。消毒供应室解释,其使用的无纺布来源于器械打包的无纺布,本来这种无纺布就由三层结构组成,S层,M层,S层,其中M层有阻菌作用,为了更方便佩戴和舒适,消毒供应室在口罩最里面加了双层纱块。如果有合适材料,普通人也可以自己做。

制作过程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

缝制打折时,中间打三个折子,每个折子大约2厘米,折子的方向要注意一致,因为佩戴口罩时折子要统一向下,才不会藏菌。

选择医用无纺布,要有三层基本结构(S层、M层,S层),M层因为是阻菌层,起阻挡细菌的作用,所以很重要。

另外,白边带的长度要适当,口罩单边带子大概总长70厘米(口罩上面的白边带可以长于40厘米,下面的白边带可以适当短一点,小于30厘米),用白边带是便于扎紧。如无白边带,可以用无纺布的边角料做带子。

制作流程:

1. 按尺寸先剪裁无纺布,纱布两层(比无纺布上边缘与下边缘分别略小 1cm,左右与无纺布同齐)及白边带 2 条。

2. 把无纺布上边缘折入包纱布缝线,下边缘折入包纱布缝线。(折入方向同一面)

3. 在左右两边在 4cm 下方分别打折,每折 2cm,一共打 3 个折,折子的方向一致朝下,口罩下边距离最后的折缘有 3cm 左右。

4. 把两条白边带分别包边缝上,口罩上端白边带留的长度要略比下端长一点,因为上端需要扎在头顶上端,下端扎在颈上。

5. 最后把多余的线头剪掉。

6. 最终口罩成型:上下缘分别长 18cm,两边宽 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