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何女士,在经历过一次流产后几经艰难再次成功怀孕,然而,血小板极低的她危机重重,轻微出血也可能会危及生命,医生甚至提出要做好随时终止妊娠的准备。好不容易等到宝宝可以出生了,为了避免何女士生产大出血的风险,医生团队采取气管内插管全麻方式为她麻醉,并动作迅速,用时仅六分钟将新生命剖出,手术出血量仅为400毫升。因早产仅两斤重的宝宝,在ICU呆了两个多月坚强地闯过四重难关后,这个来之不易的新生命,终于回到妈妈的怀抱中,于近日顺利出院了。
危险的妊娠
血小板过低 轻微出血也可危及生命
28岁的孕妈妈小何,三年前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期间经历了一次流产,病情的折磨让她痛苦不堪,而失去宝宝的经历更让她感到焦虑和悔恨。
今年2月,何女士在经过中山六院风湿免疫科黄建林教授团队治疗后控制住了病情,于是选择再次怀孕,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宝宝。然而,从怀孕14周开始,小何的病情又出现了波动,血小板不断减少,短短两个月,不得不前往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先后使用多种药物,血小板下降的趋势仍然刹不住车,从45.0×10E9/L一直降到16.0×10E9/L。这对小何还有她腹中的胎儿而言,是莫大的危机。
风湿免疫科黄建林教授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尤其病人怀孕以后,由于雌激素增加,病情可能会出现反复和加重,体内多种抗体会攻击各个器官组织,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据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系统受损很常见,血小板减少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临床表现。正常人的血小板数值应在100×10E9/L到300×10E9/L之间,像小何这样,血小板只有16.0×10E9/L远远不能满足机体维持正常凝血功能的需求,很可能出现轻微受伤就出血不止,甚至自发出血,随时会危及生命安全。
生产时刻分秒必争
医生团队保驾护航 6分钟剖出生命
孕期中,彩超检查显示,宝宝的体重远远小于同孕周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诊断标准,再结合羊水量减少的表现,中山六院产科主任高羽主任医师判断这很可能是胎盘血管病变导致宝宝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的结果。小何的情况很危险,随时有可能出现胎死宫内,必须住院监护,一旦宝宝的情况恶化,需要尽快终止妊娠。
“妈妈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宫内环境不利于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目前宝宝已经出现发育受限和羊水过少的表现,让他脱离不好的环境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尽快终止妊娠是有必要的,而且宝宝出生也有利于妈妈的病情控制。”高羽指出,“但是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面临出血的问题,这需要机体具有正常的凝血功能,所以我们首先要想办法提升病人的血小板数量。”
在风湿免疫科的配合下,小何再次接受了为期三天的丙种球蛋白冲击免疫治疗。通过抑制她体内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对血小板的攻击,减少血小板破坏从而使其数量得到维持和增加。治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的结果显示,血小板数量上升到56×10E9/L,终于达到了可以耐受分娩出血的安全线,医生团队于是立即为其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
在手术前麻醉阶段,中山六院麻醉科主任靳三庆指出,病人虽然可以耐受分娩失血,但仍不能进行椎管内穿刺,应放弃传统的剖宫产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改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开始仅仅6分钟,历经1个多小时,小何顺利诞下了一个体重1kg、肤色红润的男宝宝,手术非常成功,患者失血量仅仅400ml,只相当于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的上限。这对于之前对于凝血功能极差的小何而言,几乎是不可思议。在经过清理呼吸道等初步处理后,守候在手术室里的新生儿科医生立即将宝宝带回了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ICU克服四大难关
坚强宝宝顺利回到妈妈的怀抱
胎龄不足32周,宝宝出生体重仅1Kg,远远低于相同胎龄的平均水平,这位宝宝一出生就要面对重重考验。
第一个“拦路虎”便是呼吸关。早产的宝宝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导致呼吸差,于是儿科医生为宝宝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来增加肺的顺应性,并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数天后,宝宝平安渡过这个难关。
但与呼吸困难相伴袭来的,还有顽固性低血糖,由于母亲疾病孕期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抑制了胎儿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即使产后静脉补充了高浓度葡萄糖,宝宝仍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医生通过使用相对安全的激素—氢化可的松,配合剂量的不断调整,很快宝宝血糖稳定到正常,并在数天后顺利停药。
感染是所有早产宝宝都必经的一道险槛,由于免疫力特别低下,宝宝非常容易发生感染,管床医生及时监控,合理应用抗生素击退了感染的侵袭。
由于当时宝宝出生胎龄较小,尚不具备吸吮与吞咽功能,只能通过经胃管给奶,加上胃容量小及胃肠功能的不成熟,刚开始只能消化较小的奶量,需要同时给予静脉营养液来补充能量,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宝宝身体的功能一步步完善,终于可以靠自己香甜地喝进充足的奶量,顺利突破了最后一个喂养难关。
最终,在两个多月ICU的生活过后,这个宝宝体重已达到2Kg以上,各项指标基本正常,终于可以康复平安出院,回到父母怀抱中。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超仪 通讯员 简文杨、李饶尧
官方微博
中山六院
中山六院就医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