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注意!肠道中细菌可能会导致肠癌
媒体报道
阅读:

        信息时报讯(记者 蒋隽 通讯员 简文杨 李饶尧)俗话说病从口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80后医生何真博士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Christian Jobin教授合作,首次发现并证实,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菌——空肠弯曲菌有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该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顶尖的胃肠专科期刊Gut。

 

        生物信息学技术等多维度研究证实

 

        肠道菌群那么多,为何偏偏选择了空肠弯曲菌?何真介绍,空肠弯曲菌的细胞毒素——CDT,具有DNA酶的活性,有引起宿主细胞DNA损伤的潜能。

        研究也证实了这点。何真及其研究团队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针对肠道菌群测序的数据(16S rRNA),发现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弯曲菌属的丰度明显比癌旁组织和正常肠道粘膜要高。为了证明该细菌与结肠癌发生的因果关系,何真及其研究团队从细胞、组织类器官、动物等多维度研究分析,证实了从人类粪便标本分离出来的空肠弯曲菌有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为了确定空肠弯曲菌毒素蛋白——CDT的作用,何真及其研究团队还通过基因技术手段改造了空肠弯曲菌,获得了cdt基因突变的空肠弯曲菌,发现这些突变株并不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此外,该研究通过测序后还发现,空肠弯曲菌在促进结直肠癌发生的过程中,不仅会改变宿主和肠道菌群的基因表达状态,还会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

        研究中还一并探讨了空肠弯曲菌促进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避免进食未加工或加工不适当的食物

 

        据何真介绍,空肠弯曲菌是人类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是引起人类细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空肠弯曲菌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粘膜引起急性肠炎,还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儿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对其尤为难以抵御。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0年,全球空肠弯曲菌感染高达1.7亿人次,其中有4万人因此而丧命。

        粪—口途径是空肠弯曲菌主要的传播途径。市售家禽家畜的肉、奶、蛋类多易被弯曲菌污染,但空肠弯曲菌抵抗力不强,易被高温等杀灭,因此,何真建议,尽量避免进食未加工或加工不适当的食物,以降低受到病菌感染的可能性。

        在我国,由于对空肠弯曲菌病的认识不足,目前尚缺少权威的统计数据。业内专家认为,该研究为首次证实了空肠弯曲菌可能促进结直肠癌发生的重大发现。何真表示,尽管有以上的研究成果,但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关系,以及未来的治疗方向仍需大量严谨的临床研究才能最终被证实。

 

        什么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统计数据显示,仅在广州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便已高达36.8/10万,相当于每天有7.5人被诊断为结直肠癌。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增的结直肠癌患者约有140万例,其中,每年大约有70万人因结直肠癌而死亡。在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约为40万,死亡人数高达20万/年,结直肠癌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杀手。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曾指出,世界上约1/6癌症的罪魁祸首是细菌和病毒。而人类的肠道中含有上千种细菌,总细菌数量高达百万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里面细菌的改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