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育煌 通讯员 戴希安
11月10日,首届中国“十佳消化道临床研究”在第五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会议上正式发布,本次入选的10项临床研究是近两年我国完成的高质量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包括内科、外科、影像等多个学科,涵盖了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多个病种。
消化道疾病要重视筛查和预防
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兰平介绍,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炎症性肠病等在内的消化道疾病越来越高发,因而要重视筛查和预防。其次,如何在早期就发现结直肠肿瘤。
为了鼓励我国消化道领域的医生和学者开展更多的设计严谨、实施规范的临床研究,Gastroenterology Report、《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和《中华炎性肠病杂志》联合发起了首届中国“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评选活动。
有两项研究入选获奖
据了解,此次中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有两项研究入选获奖,一是该院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胡品津的关于炎症性肠病患者基因的研究,它已成为2018中国炎症性肠病指南新增推荐意见—“用药前检测NUDT15基因型”的重要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中国IBD人群巯嘌呤类药物个体化用药提供较高级别的临床证据。
另一研究“改良FOLFOX6加或不加放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也入选获奖。此研究负责人该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邓艳红介绍,这项历时8年的研究,主要探索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新模式。结果表明,FOLFOX联合放疗能够显著提高pCR率,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有更高的保肛机率。长期的随访结果表明,单纯新辅助化疗3年生存与标准治疗相当,有可能取代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