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记者江玲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11月10日,由广东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办的第五届广州消化道疾病会议,发布了首届中国“十佳消化道临床研究”。据了解,本次入选的十项临床研究集中了近两年我国完成的高质量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包括内科、外科、影像等多个学科,涵盖了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多个病种,对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据介绍,首届中国“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评选由国际消化道领域顶尖杂志Gastroenterology Report、《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和《中华炎性肠病杂志》联合发起,评选范围为2017-2018年度完成(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或国内外学术会议口头报告)的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经过广泛收集、编辑初筛、三本杂志共150名编委投票等三个环节,遴选出“十佳”临床研究。
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兰平教授认为,评价医疗质量好不好,应该以患者结果为导向。此次推选“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旨在鼓励我国消化道领域的医生和学者关注临床实际问题,积极开展设计严谨、实施规范的临床研究,让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方案。
兰平(左)发表讲话。
中山六院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胡品津教授介绍,以往临床多依赖国外的临床研究结果,但国人发病情况、基因易感型与欧美人群不同,本次入选的临床研究多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为临床重大问题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不仅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有的甚至有望变革现有的临床诊治策略。
据悉,“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将每两年评选一次。
“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改良FOLFOX6加或不加放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汪建平
第一作者:邓艳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中山六院肿瘤内科邓艳红教授介绍,该项目自2010年开始,入组500病例,随机3组作对照观察,研究探索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新模式。长期的随访结果表明,单纯新辅助化疗3年生存与标准治疗相当,有可能取代放化疗。该项研究成果尤其对年青、有生育需求的直肠癌病人有治疗指导意义,可减少不必要的放疗,避免对肛门、泌尿生殖功能的损伤。
用药前检测NUDT 15 R139C基因型对减少硫唑嘌呤相关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前瞻、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通讯作者:高翔
第一作者:晁康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中山六院消化内科高翔主任表示,很多IBD(炎症性肠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但有20%的患者服用硫唑嘌呤后会出现白细胞、粒细胞减少。该项目通过国内三个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基因突变和白细胞减少相关,从而筛选出部分目标患者,通过调整用药方案,降低副反应。目前,“用药前检测NUDT15基因型”已成为2018中国炎症性肠病指南新增推荐意见,为指导中国IBD人群巯嘌呤类药物个体化用药提供较高级别的临床证据。
经右胸对比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鳞癌——前瞻性随机开放研究的3年生存结果
通讯作者:陈海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第一作者:李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这项研究证实了扩大范围淋巴结清扫能够减少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生存;为我国食管鳞癌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术前放化疗并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傅剑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第一作者:杨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结果证实了术前放化疗能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预后,其成果已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腹腔镜对比开腹远端胃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胃癌——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李国新 南方医院
第一作者:胡彦锋 南方医院
来自14个中心的15名外科专家合作参研,研究结果在国际权威期刊JCO发表,以高级别循证研究证据在全球首次证实了微创外科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像组学分析
通讯作者:孙应实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第一作者:张晓燕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本研究应用影像组学方法建立了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术前MR预测模型,具备临床应用潜力和价值。
VEGFR抑制剂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双盲、III期研究(FRESCO研究)
通讯作者:秦叔逵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第一作者:李进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一项设计严谨、质量控制体系严格、符合国际规范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这标志着我国肿瘤学临床研究质量和科研水平获得了国际认可,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将会直接获益。
比较改良的XELIRI方案联合/不联合贝伐珠单抗与FOLFIRI方案联合/不联合贝伐珠单抗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的国际多中心、非劣设计、随机对照III期研究
第一作者:徐瑞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改良的XELIRI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具有缩短住院周期及时间,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一系列积极的社会意义。
TAS-102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亚洲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III期临床试验
通讯作者:李进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第一作者:徐建明 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
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现有的三线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有限。口服TAS-102可为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便利的新选择。
肠道微生物及其血清代谢物在肥胖症患者及减肥干预后的改变
通讯作者:王卫庆 瑞金医院
第一作者:刘瑞欣 瑞金医院
该研究首次揭示中国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现一个能抑制肥胖的肠道微生物-多形拟杆菌,并阐述了其对代谢物氨基酸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