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绿色癌症女孩赴上海学西点,只想做一道适合同类患者的甜点
媒体报道
阅读:

炎症性肠病(IBD)又称“绿色癌症”,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此病一旦发作,患者可能就跟很多食物“绝缘”。 但病人友洁却不这样想。

3年前,14岁的她被诊断出患有克罗恩病,医生劝阻她不许食用西式点心。为了满足食欲,友洁开始研究配方,生产出一款适合克罗恩病患者的糕点。她说,“我梦想着做一名西点师,做出干净卫生的甜品,让克罗恩病人也能吃上美味又健康的美食。”

 

17岁少女想成为西点师,生产一款适合IBD患者的糕点

11月26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食堂里,一场别出心裁的IBD病友交流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病友们摆弄厨具、烤箱和搅拌机,制作出精美的西式点心·······

在众多病友中,17岁的友洁四处奔走,一刻也停不下。她一边指导病友搅拌材料,一边撸起袖子揉起面,忙得不亦乐乎···

3年前,友洁被确诊患上克罗恩病。因为疾病的原因,她无法正常饮食。她说:“身为一名吃货,当她知道要与糕点、曲奇等甜点绝缘时,她的内心是崩溃的。”

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友洁仍对西点念念不忘。但囿于身体原因,她不得不遵从医嘱,远离西式点心。直到听到病友的一句话,“你可以自己做蛋糕吃呀,这样既干净又卫生。”她才幡然醒悟,“原来我自己也可以做糕点。”

从小开始,友洁一直视烹饪为最大兴趣。“也许每一个小女生想有做曲奇、蛋糕的少女心”她说。在病房内,友洁许下了小小心愿。等到出院以后,我想要成为一名西点师,做出干净卫生适合克罗恩患者的甜品,让克罗恩患者也能吃上美味又健康的美食。

梦想是有了,那怎么样才能让它照进现实呢?友洁很困恼,家中无烤箱,自己甚至没亲手尝试过制作点心,要是能有人指导指导就好。

就在这时,友洁收到一个好消息。她有机会到上海,跟随名厨魏瀚学习制作糕点。“那时候,我高兴到跳起来了。”

原来,两个月前,在常在心病友会的帮助下,友洁参加了IBD青少年夏令营,认识了为重症患者圆梦的梦守护团队。她告诉对方:“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西点师,制作出适合克罗恩患者食用的西点。”

 

 

在上海的两天时间里,友洁接受了系统培训,从选择食材到调配食材比例,从揉面到为西点造型·····在魏瀚的指点下,友洁向梦想迈进了一步。

从上海回来后,友洁说服父母,购置烤箱、搅拌机等必备物品,为了能制作出适合克罗恩患者的甜点,她改良配方,用玉米油、橄榄油代替黄油制作饼干、蛋糕,将安素融入马蹄糕制作中,增加其营养价值。

现在的她基本与常人无异。她说,“是烘焙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动力。”

 

调整饮食有助于促进康复

临床数据显示,多数IBD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食用安素能让病人补充营养,改善营养不良的状况。

活动主办方、中山六院IBD中心副教授郅敏表示,虽说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饮食与IBD之间的关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患病过程中,若病患调整饮食结构、平衡营养摄入,就能有效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与多数慢性病一样,IBD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在活动期,患者要少吃多餐,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和能量丰富的食物。在缓解期,患者则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食用辛辣和煎炸食物。对肠道狭窄的病人来讲,尽量避免高纤维食物,如甜玉米、坚果等,多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郅敏介绍,IBD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主流观点认为IBD是与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等多因素有关。遗憾的是,专家尚未找到治愈IBD的方法。就治疗方法而言,目前超过一半的确诊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其中有70%以上需要多次手术。郅敏提醒,IBD病人一定不能大意,即使处于稳定期,也要定时到医院复诊,检查是否有出现复发。

郅敏表示,不少患者得病后觉得生活没意思,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举办烘焙厨艺大赛不仅能增进病患之间的交流,重燃对生活的热情,也能将一些饮食管理的知识传给病患。

【见习记者】黄锦辉

【记者】曹斯

【摄影】张梓望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

【校对】梁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