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曹斯 见习记者/黄锦辉 通讯员/简文杨)陈阿婆近来被吓得不轻。她的右腋窝冒出多个鹌鹑蛋大小的肿块,伴有皮肤红肿和疼痛。医生判断可能得了癌症。陈阿婆忐忑不安,辗转来到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才发现是虚惊一场。
记者从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了解到,陈阿婆得了“猫抓病”。专家提醒,免疫力低下人群最好不要养宠物。若不幸被猫抓后,除了要注射狂犬疫苗,还得留意是否会出现“猫抓病”。
猫爪病多发于秋冬季节
“猫抓病”,全称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是指因猫抓伤后引起的淋巴结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万云乐教授说,“每年这个时候,医院总会收治猫爪病患者。”陈阿婆便是其中之一。
在明确病因之后,万云乐为她做了药物治疗和伤口护理,术后3天后就出院了。
万云乐表示,猫抓病通常不会立刻发作,而是偏向于“秋冬算账”。由于该病潜伏期2~6周,少数病例可长达数月甚至超过1年,所以很多病人不会把发病原因和猫咬联系起来。缺乏经验的医生,也往往会把这个病忽略掉。
万云乐说,“该病确诊后,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对症处理、并配合抗菌素(例如庆大霉素)消炎及提高免疫力等治疗。一般预后都会相对良好,只有免疫功能低下者才可能发生严重的全身病况,如心、脑等并发症,极个别发生死亡。
免疫力低下人群最好不要养宠物!
万云乐说,并非所有的猫都有这种威胁。其背后“真凶”,是一种名为“巴通体”的棒状小杆菌。跳蚤和扁虱等感染了这种病菌后,叮咬猫,使猫感染。感染了的猫抓伤人,人才可能得病。
在感染巴尔通体菌后,患者常见症状是周围淋巴结肿大,伴随发热。有时也会出现伤口不红不肿,但淋巴结突然肿胀的情况。手部或腋窝的肿块,可以大如鸡蛋。症状加重的话,还会引发肝功能障碍、视觉障碍等症状。
万云乐建议,鉴于猫抓病可对免疫低下者造成严重后果,慢性病者与免疫力低下者、有幼儿的家庭最好不要养宠物,儿童尽量不与陌生宠物接触。
对于养宠物的家庭来讲,不要和宠物过分亲密接触,尽量少刺激宠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被咬或抓伤。此外,家庭成员要做到预防消毒,不让宠物体内有跳蚤和扁虱,避免染上巴尔通体病菌。
若不幸被猫抓咬伤,除了要注射狂犬疫苗,患者还需留意是否出现猫抓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