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移植肌肉后,女孩告别打了19年的“排便”战
媒体报道
阅读:

南都讯 记者阳广霞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19岁的女孩小丽(化名),从出生到现在,她几乎都在与常人习以为常的“排便”做斗争…直到找到广州中山六院做了移植肌肉手术,小丽终于有机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女孩手术后终于有机会正常生活了。 受访者供图

 

先天性肛门闭锁 做手术后无法控制


小丽并不像普通孩子那样,从出生以来,正常的“排便”对她来说都是奢侈的。小丽出生3天后便被发现先天肛门闭锁,大便只能从阴道排出。由于家中父母都在村里务农,收入甚少,一直没有处理,  

8岁时,因为处在生长发育期,饮食量很大,储存很多大便,腹部经常鼓个大包,跑步、穿衣服都困难。当年,才在当地医院做了“肛门成形术、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继发性巨结肠切除术”。

术后,小丽也恢复不错,但苦难又来了。她术后一直不能控制排便,在学校里小丽每天都会溢出大便数次,身带异味,被同学耻笑嫌弃。这给小丽和母亲带来极大的压力和精神折磨。直到高中毕业,眼看着小伙伴都去读大学了,自己因为不能控制排便只得上了当地的一个职业技术学校学电脑。

 

移植肌肉后 终于“进出自如”了

十几年来,小丽的妈妈带着她也跑了很多医院,医生都说手术也无法保证让古丽正常自如排便。通过医生介绍,他们找到了中山六院肛肠外科主任任东林教授。

“有句话说的是,肛门只有上帝知道是怎么造的。它非常精细,非常复杂。”任东林说,大部分“大便失禁”,都是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或是无力造成的,有像小丽这样,是先天因素导致的。也有后天因素造成的。

对于大便失禁病人,在保守治疗无效后,任东林表示,可以考虑实行手术治疗包括“股薄肌转移肛门重建术”,简单地说,通过手术,移植腿上的一条薄薄的肌肉到肛门处,让这条肌肉代替肛门外括约肌运动起来,让她能够自如正常排便。

“将股薄肌反转过来,手术在皮下进行,但又不能破损血管和神经,手术难度很大。”在2个小时手术后,小丽移植成功。术后一周多的小丽,大便次数变少了,也开始有便意了,这意味着她能够控制排便了,这让母女俩十分欣慰,终于和正常人一样排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