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提升县级医院胃肠疾病诊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在中山大学附属六院正式启动,中山大学有两家附属医院为该项目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中山大学附属六院为组长单位,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形成的G5联盟(G代表“Gastrointestinal”,胃肠专科),将花至少两年时间完成对广东省至少62家县级医院胃肠疾病诊疗能力的提升。
与会领导嘉宾按亮启动球,正式启动项目
在项目启动会上,中山大学附属六院兰平院长介绍,随着老龄化和肿瘤年轻化趋势增加,广东省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2015年排名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中胃肠肿瘤就占了两种——肠癌、胃癌,严重威胁到居民的健康。然而,目前广东省县级医院胃肠肿瘤诊疗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指出,国家对医疗的投入不断增加,而基层医院门诊量有限,医疗水平难以提升。单靠医保报销政策,并不能将患者真正分流到基层,只有重视“人”的作用,培养属于基层的人才队伍,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综合性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挥资源优势、学科优势,培养基层医院需要的医生。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示,作为具有深厚医科建设背景的中山大学,深知只有帮助基层组建‘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将传统意义上的‘帮扶’变成长期密切合作,壮大县级医院力量,才能让农村群众真正得到及时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才能做到让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城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