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郅敏
秋季是吃柿好时节!但是好吃也莫要贪多,不然很容易吃出肠胃疾病,那柿子怎么吃才健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给出专业性的指导。
“其实,新鲜柿子含碘很高,能够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而且,柿子富含果胶,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于纠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有很好的作用。”郅敏说。
何为“胃石症”?
据报道,柳州一位市民,每年柿子上市时节都要吃上三四公斤,导致胃柿石。郅敏分析,如果胃石较小,可以直接在胃镜下进行碎石治疗,但如果胃中结石较大、质地较硬、胃部受损严重时,必须进行外科胃部手术进行取石手术。她建议,患者术后饮食安由禁食逐渐过渡到清流质饮食,再向半流质和固体软食过渡,务必不要过饱,术后恢复期不要过于坚韧、纤维含量高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竹笋、番薯、粽子等。
郅敏介绍,因为柿子中含有果胶和鞣酸等物质,一旦大量进食柿子,又吃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胃酸的作用下,故容易结合形成坚固的凝块,引起“胃石症”。胃石轻者可引起黏膜损伤性溃疡、出血,严重者可致胃穿孔和腹膜炎。高酸环境是胃石发生的条件,除了柿子外,山楂、黑枣等亦含有大量果胶与鞣质,同样可形成胃石。所以,如果特别喜欢吃这类食物的人群需格外小心。
柿子好吃莫贪多
郅敏提醒,对于柿石,预防为先。有肠胃病患者不建议过多进食柿子,还有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差的患者或多痰者、糖尿病患者、缺铁性贫血者和产妇更应慎食或不吃柿子。同时,坚决不要空腹吃柿子、山楂、黑枣等食物,更要避免同时食用牛奶、红薯、咖啡、海鲜这些蛋白质丰富、又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因为这样会更加增加产生“胃柿石”的风险。
一般认为,每次吃柿子不超过200克为宜。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使这些营养成分流失。而且柿子含糖较多,使人更有饱腹感,会影响食欲,并减少正餐的摄入。
阅读延伸
柿子不宜同食之物
1.柿子和海带——导致胃肠道不适
富含钙离子海带和鞣酸量多的柿子一起食用,海带中的钙离子可与柿子的鞣酸结合,生成不溶性的结合物,容易影响某些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导致胃肠道不
2.柿子和酒——造成肠道梗阻
柿子性寒,而酒味辛微苦,性大热有毒。酒类入胃刺激肠道分泌增多,柿中鞣酸与胃相遇,又形成稠黏状物质,易与纤维素绞结成团,形成凝块,既难于消化又不易排出,久之造成肠道梗阻。
3.柿子和螃蟹——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
柿、蟹皆为寒性,二者同食,寒凉伤脾胃。螃蟹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柿子时吃螃蟹,螃蟹里的蛋白质与柿子中的鞣酸相遇,可在人的胃中发生凝固,变成不易消化吸收的团块,出现腹痛、呕吐或腹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