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广东省县级人民医院胃肠疾病相关专科建设、全面提升省内县级医院胃肠疾病诊疗服务能力,10月11日下午,广东省提升县级医院胃肠诊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启动会在中山六院举行。从此,以中山六院为组长单位的五家省内大医院将于与62家县级医院胃肠诊疗服务正式绑定,开启广东省级分级诊疗的新篇章。

省卫计委领导为五家指导单位授牌、合影
G5-62 提升县级医院诊疗服务能力
据介绍,该项目以“卫生强省促发展,胃肠强基利民生”为主题,7月初已经提出方案并成立工作组。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组成G5联盟(G代表了Gastrointestinal,胃肠专科),这五家医院几乎占据了目前省内胃肠专科领域的头几把交椅,甚至在国内都有较高的影响力。
G5联盟将花至少2年的时间,完成对广东省至少62家县级医院胃肠疾病诊疗能力的提升。项目内容包括构建广东省胃肠疾病诊疗服务体系、推进胃肠疾病相关专科标准化建设、建立胃肠疾病诊疗技术骨干培训机制、组织胃肠专科专家巡讲团全省巡讲活动、协助受援县级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工作、搭建远程会诊、远程学习平台六方面内容。
省卫计委段宇飞主任指出,加快实施“强基创优”行动计划,县级人民医院胃肠疾病诊疗服务能力则是落实“强基创优”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之一。项目工作组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对口帮扶,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提升各家医院的胃肠疾病诊疗服务能力,解决基层和边远地区群众看病难问题,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活动现场
技术骨干 人才培养是重点
中山大学罗俊校长表示,中山大学希望六院能够借助这个难得的机会,加强学科建设,继续以胃肠肛门学科特色为重点,全面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病患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广东省打造卫生强省、建设医疗高地贡献中山医的力量。原卫生部副部长、现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亦指出,该项目强化了医学高校在医改中发挥的作用,促进医学人才下沉,带动地方医院发展。
技术骨干的培训是项目内容的重中之重,并将以开展学术会议、手术观摩、临床手术培训等形式展开展开。中山六院医务部郭学峰主任强调,在该项目前,中山六院就一直有在开展与鹤山人民医院、台山市人民医院等医院的培训帮扶工作。
中山六院王磊副院长表示,项目也会通过互联网技术,强化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建设,如搭建远程会诊、医疗影像、远程学习平台等工作。
启动仪式
目标:实现90%大病不出县
活动最后,各院领导共同触摸启动球宣布项目正式启动,并进行了牌匾授予仪式。
项目启动后,将完成县级人民医院胃肠疾病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工作组的组建工作,同时完成专家组编写县级医院相关专科设置标准、技术操作规范和管理规范的专家组编写,据透露,教材预计10月尾即可印发。即日起到2018年12月全面实施、分批次完成目标医院的胃肠疾病专科能力建设和规范化培训;省卫生计生委、省县级人民医院胃肠疾病诊疗能力项目组分别与2017年底、2018年底对项目工作进行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
据悉,当前中山六院60%以上的病人均是广州市外,对于肿瘤、胃癌、大肠癌等大型疾病基层医院无法进行规范标准化的治疗,基层医疗资源需求十分大。
“两年内实现90%大病不出县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郭学峰主任说道,项目将充分发挥大型医院的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构建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专科联盟,实现区域间胃肠疾病专科医疗服务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