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胃癌为何偏爱腹膜转移?
媒体报道
阅读: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食管胃肠外科教授 彭俊生

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也是最可怕的特征,因为一旦出现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往往意味着疾病已经达到晚期,失去了做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只能通过姑息性的化疗来延长生命并改善生活质量。对于胃癌来说,最常见的远处转移方式是腹膜转移,约占胃癌远处转移方式的50-70%。胃癌为何偏爱腹膜转移?哪些患者更易出现腹膜转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食管胃肠外科教授彭俊生为读者进行解答。

 

癌细胞转移与“土壤”有关

为什么有的胃癌病人容易出现肝转移,有的胃癌病人容易出现肺转移,而其他的一部分胃癌病人容易出现腹膜转移(医学上称为腹膜种植)?在了解胃癌的转移模式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下“种子——土壤学说”。

彭俊生介绍,“种子——土壤学说”是在1899年,由Paget提出,器官微环境(“土壤”)可影响特定肿瘤细胞(“种子”)的种植、侵袭、存活、生长。肿瘤转移早期常呈现特异脏器亲合性,如结肠癌易转移到肝脏,肺癌易转移到骨、肾上腺和脑,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

人的腹膜主要由间皮细胞构成的,借由结缔组织支持的,紧贴于靠腹腔内表面与腹腔脏器外表面的一层膜状组织。胃癌腹膜转移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基本步骤包括:原发胃癌细胞自行脱落进入腹腔;脱落癌细胞保持活性,在腹腔内游走并黏附于腹膜表面;癌细胞着床,增殖侵袭,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发展成转移性癌结节。简单地来说,就是胃癌细胞从原发灶中脱落,掉到腹腔中形成游离细胞,即是“种子”,种子附着在腹膜这块“土壤”上,进一步生长,最终形成腹膜的转移病灶。

 

哪些人群易出现腹膜转移?

彭俊生介绍,首先必须有脱落到腹腔的种子,所以往往T分期比较高(即肿瘤侵犯层面比较深)的病人容易出现腹膜转移。同样,由于种子可能来源于出现转移的淋巴结,所以N分期比较高的病人(即淋巴结转移数比较多的病人)也容易出现腹膜种植。

那是不是T和N分期比较高的病人一定会出现腹膜种植呢?当然不是!因为,还有土壤。不是所有的土壤都适合脱落的游离胃癌细胞种植生长。腹膜间皮下组织裸露,可以形成易于癌细胞着床增殖的“土壤”。但是其中具体的分子机制,目前国内外也正在积极的研究探索中,目前重点研究的领域包括与腹膜细胞外基质相关的基因表达等。只有那些容易产生黏附并形成有效血供的腹膜才是合适的,胃癌细胞形成种植转移的合适的土壤。

所以,对于胃癌腹膜转移的防治,从医生的角度努力做到的是:减少种子在腹腔里的残留:包括减少医源性播散,采取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甚至针对部分合适的病人开展预防性的腹腔热灌注化疗,都是减少腹腔内种子的办法;破坏土壤,使原本适合“种子”的土壤无法被“种子”所利用,即无法形成腹膜种植病灶。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简文杨 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