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上一则“低钠盐就是送命盐”的消息引起了部分市民的恐慌,后来有部分医院、专家辟谣,证实这是一条以偏概全的言论。记者发现,这只是近年来各种关于盐的谣言中的一条。此前,互联网上关于盐的传言比比皆是,而且真假难辨。有专家认为,“谣盐”兴起除与互联网具有传播快、求证难等特点有关外,同时反映出市民对盐赋予太多“希望”。
传“盐”
1
低钠盐真是送命盐?
肾功能不全者食用或真“送命”
近日有网络传言称:“市民买盐不能买低钠盐,因为低钠盐中钾含量高,而高钾血症的发生往往与低钠盐摄入过多有关,这是一个‘送命盐’。”
据了解,所谓低钠盐就是在不改变盐口感的前提下,将氯化钠含量大幅降低的盐,在QB 2019-2005“低钠盐生产标准”中规定,以100克低钠盐来计算,盐中氯化钠比例为60%至80%,氯化钾为14%至40%。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二科主任张益民副主任医师表示,目前倡导“降低钠摄入”,有益于公众健康,钠盐(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及谷氨酸钠等)摄入的减少,对血压控制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下降有显著效果,所以“吃低钠盐会送命”的说法不科学。
“许多市民一天的盐摄入量可能在6克甚至12克,虽然食用低钠盐减少了钠的摄入,但适当补充钾可以控制血压及软化血管。”张益民表示,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钠盐才有可能是“送命盐”。因为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无法正常代谢钾离子,长时间食用低钠盐可能造成钾在体内积聚,以致急性高钾血症发生并引起心脏骤停死亡。“肾功能不全者还应减少蔬菜水果摄入,因为这类食物中钾含量非常丰富,特别是多汁的西红柿、柚子、土豆、香蕉及坚果(核桃、栗子)等。”张益民提醒说。
传“盐”
2
甲状腺癌与碘盐有关?
碘或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除了“低钠盐送命”外,此前也不乏“盐致命”的传言,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在网络中流传了多时的“碘盐致甲状腺癌”的说法。该传言称:“我国甲状腺癌发生率比过往有所提高,系因市民碘盐的摄入量过多而引起的。”
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确实增长了近五倍,但张益民指出,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一方面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性别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在诊断水平提高及患者群体增加有关,而是否与碘摄入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持。
“虽然碘摄入与甲状腺功能有密切关系,但不论是流行病学研究还是实验室基础研究,都无法证明‘碘盐摄入与甲状腺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做进一步研究考证并找到更多证据去支持。”张益民表示,在证据不全的情况下,碘只能算甲状腺癌发生的一个可能因素。
传“盐”
3
吃盐能防辐射?
防辐射纯属谣言
关于盐的谣言“最高峰”,莫过于2011年福岛地震期间出现的“吃盐防辐射”“食盐被核污染”的说法。
吃盐是否真能防辐射呢?在专家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张益民称,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像手机信号、暖气等都属于后者,而前者则直接会对人体原子与电子分离产生损伤,“实际上很多声称防辐射产品防的是电离辐射,但这些只是噱头,因为电离辐射除了铅板外没有东西能挡得住,更何况是盐”。
而在“食盐被核污染”的传言中,市民担忧食盐中的碘会受污染变成高能态的碘131,且能释放同位素“烧毁”甲状腺组织。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专家表示即使盐中的碘受辐射影响变成碘131,很短一段时间内就会发生衰变转化为低能态盐。
传“盐”
4
岩盐微量元素丰富?
补充微量元素不需要用盐
除了防辐射外,盐还被称之为“养生圣品”,如今年年初风行电商平台的某品牌玫瑰盐就是其中一种。厂家声称这种盐“产自于巴基斯坦盐矿”,且号称“有84种微量元素”,比普通食盐更健康。不过据了解,所谓“玫瑰盐”实际上就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岩盐。
张益民告诉记者,来源不同的盐成分相似,即使里面其他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但是在精制过程中,这些微量元素都会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祛除,所谓“84种微量元素”实际上是为了宣传效果,因为微量元素普遍存在于食物中。
“而且我们不需要用盐来补充微量元素,因为蔬菜、水果和米饭中本身就含有微量元素,而且通过吃盐补充微量元素也不太健康。”张益民说。
传“盐”
5
盐吃多了易失水且长雀斑?
盐吃多反而易“水肿”
网络上有传言认为:“吃盐多的时候,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身体组织的水分会减少,排出身体的水分会增加,不利于皮肤的保水。食盐过多,除可使面色暗黄外,很有可能导致面颊长出雀斑。”
张益民解释,人在摄入盐后,钠离子浓度升高会刺激大脑产生口渴,提醒人不断喝水把钠离子浓度维持在140mmol/L左右,所以多吃盐不但不会减少体内水分,还可能会因多喝水而造成体重及血容量增加,产生“水肿”。
至于雀斑的产生,专家认为这更多是内分泌原因,跟盐没有太大关系。如可能是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促黑素增加从而引起雀斑出现。“而且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还有可能导致体内钠流失”。
传“盐”
6
盐能清除蔬果农药?
效果要好还是削皮
人们总喜欢在冲洗蔬菜瓜果时加点盐,认为盐能杀菌,自然也能祛除表皮残留的农药,甚至有些商家还专门推出了蔬果洗涤盐。
不过专家认为,盐祛除农药是不可能的。因为农药分很多种,例如有机磷和酯类农药,要想用盐洗掉所有农药,这是一种站不住脚的说法。
如果市民想祛除农药,选择刮皮更可靠一些。不过,盐确实有杀菌作用,因为盐本身有高渗透压,任何细菌放到盐中,水分会被吸干,在没有冰箱的时候,盐腌是一种常见的杀菌保存方法。
传“盐”
7
盐可以“祛除”黑头?
作用只是“打磨”皮肤
在相关传言中,有人甚至把盐当作护肤品:“如果用盐来按摩皮肤,盐本身棱角有可能会有摩擦作用,达到祛除黑头且护肤的效果。”
对此专家认为,所谓的黑头实际上是皮脂腺囊肿,或是毛孔中皮肤的残屑,或者说是分泌物导致的酸脂,导致了脏东西形成,而盐不具有祛黑头的作用,它除了像沙子一样打磨外,不可能把黑头软化且预防黑头发生。“而且用盐打磨皮肤,可能会直接造成皮肤损伤,还可能使皮肤失水”。
专家建议
多形式开展食盐科普活动
近年来,互联网上关于盐的谣言可谓层出不穷,虽然每次“谣盐”一起就得到辟谣,但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市民对相关“谣盐”深信不疑。“谣盐”一直存在着市场,根源何在?
“其实市民赋予了盐正面意义及药用价值,因为它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容易取得的常见物,所以希望它能‘承担’更多使人‘健康长寿’的责任,而另外一些盐有害的说法,则是经济利益因素驱使而产生的,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乱象。”张益民分析道。
在张益民看来,整顿盐的谣言,关键还得由相关部门出面牵头,让部分专家通过写文章或讲座的形式给市民做科普,这样才能将“谣盐”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