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朋友圈传低钠盐“送命盐”?
媒体报道
阅读: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里热传这样一个消息:“急诊的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是用的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 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多数朋友看到这个消息后都在朋友圈内互相转发,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低钠盐是‘送命盐',对肾脏功能异常的患者来说,确实如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二科主任张益民副主任医师今天(12)指出,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普通人来说,吃低钠盐则问题不大。

他指出,减少食盐的摄入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已被大量动物试验、人群观察性研究以及人群临床试验得到证实,而血压降低则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发生。减盐措施的降压作用,对于维持全人群的血压处于理想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低钠盐里头有什么?

低钠盐是用食用氯化钠、食用氯化钾或食用硫酸镁(食用氯化镁)为主要原料,经科学合理配比加工而成的食用盐。较之普通食盐,低钠盐中钠的含量降低,增加了钾、镁及其他营养元素,更有利于各营养成分的平衡。国家标准GB/T 19420-2003《制盐工业术语》中低钠盐的定义是:以氯化钠为载体,添加一定量的镁盐、钾盐的食用盐。2005 年制定的行业标准QB 201 9 -2005中对低钠盐的理化指标做了规范(见表1),其中对碘酸钾、亚铁氰化钾及有害元素的含量要求与普通食用碘盐(国家标准GB 5461-2000 )中规定的含量接近。

从这个低钠盐的行业标准可以看到,100克低钠盐中,氯化钠减少到70克,但是氯化钾占到24克。低钠盐也同样需要加碘,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但是量很少。使用氯化钾是为了味道,不至于感觉太淡。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群来说,这不会带来什么问题,补充钾盐反可帮助降压,软化血管。但是对肾脏功能不全、肾衰竭的患者低钠盐存在危害。即会造成高血钾,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致死性的心率失常。

 

低钠盐可降低血压

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一项大规模国际合作研究对32个国家52个人群的10079人,通过24小时尿钠这一“金标准”来评价食盐摄入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四个盐摄人量非常低的人群中,血压水平不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并且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在其余48个人群之中,血压随年龄上升的斜率与钠盐摄入量显著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人群(N=52)24小时尿钠的中位数每增加100mmol,收缩压/舒张压的中位数增加5-7/2-4mmHg。

一项包含有28个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发现,无论是在高血压人群还是健康人群中,持续、中等程度的减盐行动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水平,而且血压降低的程度和减盐的程度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盐摄入越少,血压降低幅度越大。

2004年,为了评价低钠代用盐降低血压的效果,在我国北方六个农村地区开展了中国代用盐研究,此项研究是全球规模最大、干预时间最长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选取了608名心血管病高危个体,在干预随访12个月后,干预组血压出现明显降低。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低钠盐不仅仅降低了血压的水平,同时也改善了血管的弹性。减少钠盐摄入能够降低血压水平并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减少钠盐摄入应该是为了健康

然而,低钠盐并非“白莲花”。最大的问题在于以钾代替了钠。

钾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人体血钾浓度为3.5~5.5mmol/L,正常血钾浓度对维持心血管功能等人体功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钾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人体内的钾来自于食物,而食物中以牛奶、香蕉、橘子、葡萄干含量最多。

肾脏是人体排钾最主要的器官。张益民指出,在食用同样咸味的饮食下,钠的摄取量已经减少很大一部分。虽然钾的摄入具有降血压、保护血管壁的功能,但是,它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只要是肾功能正常的普通人,几乎不会发生高钾血症,除非把低钠高钾盐当饭吃。而肾脏功能异常的患者,则不建议用低钠高钾盐。

 

减少钠盐摄入 最好用盐勺

张益民建议:使用普通食盐,但是希望每袋盐配一把称量用的盐勺,帮助估计食盐量,尽管低盐饮食味道会变淡,很快就会习惯,不建议推广低钠富钾盐。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钠摄取量应低于2克,即食盐摄取量应低于5克,而钾的摄取量应至少为3.5克。他建议,市面上销售的盐需要明确标识其成分,注意警示不适合的人群。(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简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