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家三甲医院、372名专家、6011个公益号……截至今天,广州日报推出的“百医千号健康福袋”公益行动已“满月”。通过公众号平台“健康有约”(微信号gzrbjkgj,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该公益活动在帮助众多患者满足“与名医相约”愿望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读者在后台的真挚留言感动医生,名专家纷纷主动加号。
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在公众号“健康有约”(微信号gzrbjkgj)的后台留言中,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优质健康服务平台的渴求流露在字里行间。接下来,“健康有约”将继续每天派发公益号,本次公益行动将持续全年,请有需要的市民关注该公号的每日推送。
患者:七年挂不到号终如愿
参与“百医千号健康福袋”公益行动的专家,有许多平时一号难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是国内自闭症诊断权威,现在去医院预约他的号,最快也要等到半年后,患儿家长群传说,他的号已被“黄牛”炒到5000元一个,依然一号难得。
“孩子10岁确诊‘阿斯伯格综合征’,现在17岁,辗转广州、香港多家医院,治疗一直不满意。”患儿小杨的家长在后台留言表示,这7年来一直挂不到邹教授的号,始终不甘心,这次来试试运气。幸运的是,小杨中号了。
“我国自闭症治疗资源太匮乏!患儿和家长需要更多支持!”读者留言让邹小兵教授很感慨,一次加号五个,并特意调整日程,为“健康有约”粉丝安排就诊专场。他希望借助广州日报主流传播平台的力量,自闭症患儿和家庭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注和理解。
汪建平教授在为广州日报“健康有约”粉丝义诊。 通讯员简文杨摄
医院:开通“住院绿色通道”
“我公公上年检查出结肠癌,现在一直痛,每天要吃止痛药,去了好几家医院,医生说做不了手术。” 患者曾先生的儿媳说,公公从广州日报上了解到中山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首任院长汪建平教授的医术高明。由于他不会用微信,千叮万嘱要儿媳帮忙抢到号。孝顺的媳妇为他抢到号,令他非常高兴。
已经不出门诊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内分泌首席专家肖海鹏特意重开门诊,赠3个特诊号给广州日报读者。中山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汪建平增加5个特诊号,平时特诊号三百元一个。中山三院院长、著名脊柱外科专家戎利民也慷慨加号4个。有些医院还为“健康有约”的粉丝开通“住院绿色通道”,阳江患者冯先生在中山六院就诊次日,即获安排入院。
有人欢喜有人愁。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禤国维为“健康有约”读者加推了15个公益号,然而僧多粥少,两轮抢号几乎是“秒光”。在第二轮抢号中读者dudu依然未能中奖,难掩遗憾之情,“禤教授的号300元一个平时爆满,根本挂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