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报】智能康复训练平台:动手又动脑
媒体报道
阅读:

去年,73岁的刘阿姨被诊断出轻度痴呆。在药物的影响下,刘阿姨的病情得到控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认知能力有所下降,包括放下了某样物品后,转头要找回原来的物品;想要开门进屋,却想不起要先用钥匙开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于领表示,刘阿姨在智能康复训练平台的多点触碰屏幕上,通过多任务多动作,以及图形声音的共同刺激下,使得她大脑皮层的反应区得到活动和活跃,可以防止脑的老化,延缓痴呆的进展,是健脑的良方。

 

指导专家

王于领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广州市天河区员村二横路26号

李 娴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作业治疗师

记 者 朱志安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康复训练平台的智能化

首先,智能康复训练平台运用了最新的多点屏幕触控技术,能让患者更直观、更准确地投入到评估和训练中。智能认知康复训练平台在患者完成运动控制训练、认知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各项训练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本体感觉的训练和参与度,让病人更直观地感受空间位置的变化。平台提供了30种以上的包括作业训练,认知、ADL等情景互动训练模式,能够进行手指精细运动控制训练。虚拟ADL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更是包含了厨房、超市银行等场景。

 

 

 

其次,康复训练平台以最新的虚拟现实和人际情景互动技术,以增加训练趣味性、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康复训练的作用。而这样一个设备以一个专业化医疗设备出现在康复训练中,显示其独特性。

最后,康复训练平台还包含了丰富的评估内容。评定与训练相结合,评定为训练提供之道反馈。既节省了人力资源,又能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为医生的工作和病人的康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认知与上肢训练的完美结合

认知康复训练被称为脑细胞的“体操运动”,对于一个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的患者来说,在康复训练平台上进行任何的训练都是在活跃其大脑皮层,保持脑细胞的活动度。李娴表示,如患者在进行上肢训练时,任何动作都要通过认知能力来作出判断指令以及实际动作。可以说,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康复训练能极大地改善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照料者的负担,进而延长痴呆患者的生存期限。

除了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对于脑卒中、脑外伤、脑瘫、脊柱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上肢肢体功能障碍、肢体协调障碍、手眼协调障碍、周围神经损伤、烧伤等一系列的患者都可以通过该康复训练平台来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在训练中作为治疗师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训练项目、难易度、时长、患手作出了严格的设定,为的是更充分地利用该平台,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

而康复训练平台的后台有强大的数据功能,也为医生带来了更完善的资料来制定患者日后的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