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叶芳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11月1日上午,广州天河区员村的都市广场上演了一场温馨而又精彩的“快闪”秀,来自国内最大的炎症性肠病(IBD)治疗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常在心”病友会的近百名医护人员和患者在这里热歌劲舞,吸引了众多街坊的关注。整个“快闪”过程持续了20分钟左右,当“一起战胜IBD”、“有梦的人”、“真心英雄”、“关注炎症性肠病”、“请支持我们”,当这五块标语举起来时,正是表明了“常在心”病友会的态度。
劲歌热舞“快闪秀”让大家忘却病痛
11点整,天河都市广场响起一段熟悉的旋律,身穿绿色"常在心"病友会衣服的中山六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副教授牵着IBD男童小浩文一起,径自走向广场中央轻声开唱:“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此时,十几位路过的“行人”从包裹中掏出绿色的“常在心”病友会服装穿上后,也开始向广场中央聚拢,他们彼此握手,随着音乐唱出了心声,而陆续赶到的其他医生、护士、患者、常在心志愿者和真正的街坊逐渐围成心型图案。
随后,现场又变魔术似的出现了架子鼓、吉他和贝斯,由中山六院医护人员和IBD患者组建的band队唱响了脍炙人口的《红日》。越来越多的患者闻声赶来,将广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拍照片、拍视频、发微博、发朋友圈……band队演绎的神曲《小苹果》,更是让现场街坊开心的参与,一起翩翩起舞。最后,快闪在一曲温馨的《相亲相爱一家人》中缓缓结束,参与的医护人员与患者深深拥抱,场景让人十分感动。
呼吁社会一起抗击“绿色癌症”IBD
本次活动发起人中山六院郅敏副教授表示,近年来,有“绿色癌症”之称的IBD正在攻陷人们的生活,它对患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病情、经济,还有更为重要的心理因素。通过这样的活动,是呼吁社会各界对IBD的关注和关怀,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
郅敏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一种治疗IBD的生物制剂,每次用量需2-3只,耗费约2万元,一年8次,需要花费近16万元,并且需要终身服药。在杭州、青岛、广西,IBD已经作为单病种纳入医保;在广东,与深圳医保的报销方案正在洽谈之中,这些IBD的药物报销比例高达5-7成,但是广州市和大部分地区仍不能实施该项政策,这也确实给一些IBD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以亚洲炎症性肠病学会主席、著名消化内科专家胡品津教授为首的中山六院消化内科也经常呼吁,希望广州卫生行政部门能将IBD列入单病种和商业保险之列。
小知识
何为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中克罗恩病可影响到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的各个部位,病变可累及肠道全层,而且病变肠道和正常健康肠道可交替存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则常局限于结肠(大肠),病变肠段之间没有正常的肠组织。全球发病率则达到149/10万,发病人群大部分为15-35岁的青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