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90%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 结直肠癌最新诊疗规范出炉
媒体报道
阅读:

南都讯 记者阳广霞 通讯员简文杨 昨日,国家卫计委发布消息,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联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顾晋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撰写的《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以下简称《规范》)在北京发布。

已位居广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结直肠癌在广州市的发病率十年间上升了50%,已位居广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且接近90%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差,严重危害市民健康。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结直肠外科陆续成立,结直肠癌外科的治疗模式日趋标准化、规范化。然而,目前中国结直肠癌外科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地域不平衡性,各级医院对该手术方式、化疗方案等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有限的医疗资源,如何减少结直肠癌诊治过程中的差错或过度医疗,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将使各级医院的诊治达到规范、同质化

为规范中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应运而生,这是国内第一个由中国专家自己撰写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也是一部依据国际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并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诊疗规范。《规范》的首次发布于2010年,五年来随着结直肠癌诊治领域新技术新药物的不断涌现,国际上结直肠癌的治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提出,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在原有的第一版《规范》(2010)基础上进行修订。

此次《规范》由顾晋教授和汪建平教授为组长成立修订小组,邀请中国结直肠领域的专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下历经多次讨论,三次集体会议,几经易稿,终于完成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的修订工作。新版本的《规范》出台将规范结直肠癌的诊疗行为,使各级医院的诊治达到规范、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