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新技术!肺里长“巨大疱” ,微创 “减容”搞掂
媒体报道
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会出现“肺大疱”,由于肺泡腔内压力升高导致肺泡壁破裂,肺组织内形成了含气囊腔。过去,巨大的“肺大疱”需要采用外科方法介入治疗,而如今,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可以在支气管镜下实施复杂的“肺减容术”。

广州日报记者今日(18)从位于员村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获悉,该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陈正贤教授团队近日为1例几乎占据整个右侧胸腔的巨大肺大疱患者成功进行了支气管镜下单向活瓣置入肺减容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现在呼吸顺畅多了”,患者黄先生激动表示,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呼吸。今年58岁的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十多年。最近,黄先生病情加重,稍微活动一下就感觉到胸闷、呼吸困难,生活质量极差,去医院做了CT检查,发现右侧巨大肺大疱,几乎占据了整个右侧胸腔。

据陈正贤介绍,黄先生气道阻塞严重,为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伴有Ⅱ型呼吸衰竭,全身麻醉和外科肺大疱切除术风险极大。考虑到这些问题,最后决定对其进行创伤较小的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置入肺减容术。

患者术后一周,复查肺功能改善了60%以上,CT显示肺大疱明显缩小,达到了肺减容的预期效果。

据悉,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 BLVR),是一种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新技术。放置在支气管内的活瓣,允许分泌物和气体从活瓣远端肺组织排出,但阻止气体进入活瓣远端肺组织,从而使靶肺组织逐渐萎陷、不张,达到减容的目的。

陈正贤表示,该团队已经完成了多例重症肺气肿、肺大疱患者的单向活瓣治疗,至今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疗效和安全性都较为可靠。(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