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简文杨 俞建东
多饮、多尿、骨质疏松,以上症状出现在青壮年身上,常常被认为是“肾虚”。其实不然。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诊了一名受“多尿、多饮、嗜睡”症状反复困扰长达4年的患者,经全面检查,引起这一系列类似“肾虚”症状的罪魁,实际是甲状旁腺癌,最终患者手术治愈。
病案 多尿嗜睡4年 查出甲状旁腺癌
4年前,未满30岁的小郭无端端出现多尿、多饮的现象,他自以为是“肾虚”,便购买了“补肾壮阳”的中成药服用。然而,吃药一段时间后,多尿、多饮的情况并未见好转,他还陆续出现精神疲乏、嗜睡、腰背酸痛等不适。直到有一次,他打羽毛球完成一个常规的扣球动作后,右手肱骨居然骨折,不得不入院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小郭的血钙明显升高、磷偏低,双肾有多发结石和肾功能损害,还存在着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小郭血液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居然是正常上限的5倍,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左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甲状旁腺瘤。经手术切除左下甲状旁腺瘤后,他多尿、多饮的症状较前改善,肾功能、骨密度也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好景不长。术后第3年,小郭又开始出现多尿、多饮、疲乏、嗜睡的症状并逐渐加重,入住中山六院。一查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已经达到正常上限的10倍,为典型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CT也提示甲状腺左叶后方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2cm.他的甲状旁腺癌复发了,还侵犯到食管、气管、颈动脉鞘等周边组织。
日前,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医师万云乐为小郭施行手术,顺利将其左侧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瘤及其周围筋膜、食管侧壁、部分颈前肌群等已被侵犯的组织整块切除。术后连续监测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水平等,逐渐恢复正常,患者痊愈出院。
特征 甲亢表现明显 癌肿大并发症多
万云乐介绍,甲状旁腺癌是临床极少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仅占甲状旁腺肿瘤的1%-2%,其病因比较复杂,尚未十分明确。
临床上,90%以上的甲状旁腺癌患者会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表现为高钙血症相关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烦渴、多饮、多尿、精神抑郁或狂躁,甚至胰腺炎、骨关节痛、骨质疏松、尿路结石、病理性骨折等。
“良性甲状旁腺瘤好发于绝经后妇女,而甲状旁腺癌病人中男女比例相当,且发病年龄普遍较甲状旁腺瘤者小。”万云乐表示,相对于良性肿瘤,甲状旁腺癌肿多较巨大,36%-52%可触及甲状旁腺癌肿块,除了甲亢的表现,患者出现肾脏结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骨炎、棕色瘤、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几率更高,还可能出现肿瘤局部浸润症状,如喉返神经受累致声嘶、食管侵犯致吞咽不适等。
临床上,根据高血钙症相关症状和高钙、低磷现象,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不困难,但对于甲状旁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以及定位仍存在困难。对此,超声和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是定位甲状旁腺肿瘤的一线选择;B超发现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伴钙化,则应警惕恶性可能,CT和MR还可进一步明确肿瘤与周边组织关系及侵犯范围。
治疗 首选手术切除 5年存活率可达90%
“甲状旁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国内外公认的首次手术方式是甲状旁腺肿瘤连带同侧甲状腺叶包括峡部整块切除的根治术。”万云乐介绍,传统的放、化疗对甲状旁腺癌并无确切疗效。术后,患者应早期补钙和维生素D,缓解“骨饥饿”,保持血清钙在正常水平以辅助甲状旁腺恢复功能;待甲状旁腺恢复功能后,再减少钙的补充。
鉴于甲状旁腺癌是相对低度恶性的肿瘤,近20年来,甲状旁腺癌患者5年和10年的存活率分别稳定在76%-86%和49%-67%之间,肿瘤获得完整切除的病人5年和10年存活率更高达90%和67%.
然而,甲状旁腺癌容易复发,最常发生在首次术后2-3年,复发部位多见颈部淋巴结,其次是肺、骨、肝的远处转移。“为减少甲状旁腺癌复发,一是首次手术尽量做到根治性切除,一是术后长期监测血钙、血甲状旁腺素及碱性磷酸酶的变化。”万云乐指出,术后甲状旁腺激素再次升高和高钙血症复发,提示甲状旁腺癌复发;一旦发现肿瘤复发,需及时控制高钙血症,全身检查定位复发病灶,并对可切除病灶积极手术,延长患者生存期。
链 接 甲状旁腺癌高危人群
1.甲亢表现显著,较早出现骨病和肾功能损害;
2.血甲状旁腺激素高于正常2-4倍,血钙值大于3.2mmol/L;
3.颈部触诊或B超检查发现有甲状腺肿块,且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伴钙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