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我国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获重大突破
媒体报道
阅读:

本报讯(记者  叶芳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领衔的团队,针对局部晚期直肠癌开展新辅助治疗研究(FOWARC 研究),目前取得重大突破,有望改变我国乃至全球直肠癌治疗的临床实践标准。

汪建平介绍,该研究是针对我国直肠癌患者特征自行设计、完成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 Ⅲ 期临床研究,是第一个关于国人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大型研究。全国 15 家医院参与,历时近4年,共收集了近500个病例。初步结果证实了 mFOLFOX6 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FOWARC 研究显示,与术前 5-FU 联合放疗相比,mFOLFOX6 联合放疗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更高,而单纯 mFOLFOX6 新辅助化疗患者也可达到良好的肿瘤降期率,且毒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减少20%)。而治疗费用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将降低一半左右。

新辅助治疗是指对恶性肿瘤局部实施手术或放疗前应用的全身性治疗,包括化疗或化疗加放疗。汪建平告诉记者,在2007年-2010年之间,由于标准治疗5-FU 联合放疗的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对远处控制不理想,国际上都试图探索把新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加入到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因此他们也开始尝试在放疗同时使用全量全身治疗的化疗方案(FOLFOX)。结果发现患者初步的的耐受性及疗效都比较理想,决定将其扩大为一项大型临床研究。

汪建平表示,目前还需要观察患者三到五年生存率以及局部复发率,最终结果将于两年后公布。“我们预计可以将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原本的60%提高到75%以上”。来自美国、欧洲全专家均对此项研究表示非常看好。

鉴于该项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北京时间5月31日,在素有肿瘤界“奥斯卡”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口头报告专场会上,汪建平作了该项研究初步结果的口头报告,这也是中国在本届大会上唯一入选的口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