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肚脐小包包若隐若现或是疝气作怪
媒体报道
阅读: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简文杨

因为不了解小儿疝气,有些家长选择拖延手术甚至听信广告采取不恰当的治疗手段,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危害。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腹壁与疝外科启动“小儿疝气免费咨询活动”。

孩子肚脐上、大腿根处的小包包时隐时现,这可能是疝气在“作怪”!有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0.8%-4.4%,在早产儿中更高达30%,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5-10倍。多在3个月内出现,也有的孩子在1岁多才发生。 

孩子得疝气后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当哭闹、奔跑等用力过猛的情况下才会在阴囊/阴唇上方看到包块,安静后消失,因此家长很难发现。宝宝如果经常哭闹、咳嗽、便秘,会造成腹内压增高,更易出现疝气。随着孩子长大,反复突出的疝块可能会越来越大,一旦因腹内压过大、或疝块过大不能还纳,就可能导致肠管嵌顿、绞窄,严重时可引起肠梗阻、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很多家长问:如果不管它,疝气能自愈?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宝宝在1岁左右时,鞘状突就会自行闭合。如果孔隙没办法自己闭合,一般在1岁或1岁半以后再给宝宝做手术。中山六院针对0-10岁孩子已启动“小儿疝气免费咨询活动”,名额50个,活动从6月1日持续到6月5日。陈双教授将领衔团队将通过咨询电话官方微信,免费为您提供小儿疝气方面的专业意见,并解答在给孩子治疗时出现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