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报】鼻部手术进入超微创时代
媒体报道
阅读:

很多患者都被鼻炎或其他鼻部疾病困扰不休。随着天气变化,鼻塞、喷嚏、流涕等各种不适常常不期而至。脓涕、头痛,甚至闷钝痛或有头部沉重感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的患者常常觉得吃点药就会好,但病情一缓解,就停药。由于缺乏规范的治疗,长此以往使得发病的部位已经出现严重的病变,一旦到了药物无法控制的地步,这时医生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指导专家




张官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下午



出诊地点: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



记 者 朱志安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手术与否需要进行术前评估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主任张官萍主任医师表示,要进行鼻部手术,首先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第一步自然是功能评估。包括鼻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呼吸功能等几个方面。第二步是进行解剖形态评估,这其中包括了鼻部形态学检查、鼻前镜检查、鼻窥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影像学评估,查明鼻腔不适,鼻窦炎、鼻部肿瘤、鼻腔鼻窦肿瘤影响的范围。



张官萍介绍,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有两种情况:1、病理性解剖异常的鼻部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部钩突肥大、鼻部阻塞等,疾病已造成患者长期的头痛,出现嗅觉障碍、呼吸功能异常等症状。2、炎症性需要手术治疗的鼻部疾病。患者由于长期用药不规范,引起药物性肥厚性鼻炎,同时对于使用减毛细血管充血剂也已经没有效果。



精细部位的手术进入微创时代



与以前的鼻部手术相比,传统的手术在于创口大,恢复慢,甚至对鼻黏膜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对于病理性解剖异常的鼻部疾病,患者可进行鼻腔功能手术,该手术可对鼻腔功能作最大限度的保全,手术后能改善鼻腔的呼吸、嗅觉功能,缓解因鼻部不适引起的头痛。而炎症性鼻部疾病的患者,可考虑选择粘膜下等离子消融手术的术式。手术过程中,等离子刀头会进入鼻黏膜以下的肥厚区域,再进行发炎部位的消融。该超微创的手术方式只需在鼻黏膜有一极微小的针口,这样就能尽量保全鼻腔黏膜功能的完整性。



慢性鼻窦炎超微创的救星


球囊扩张术— 工作原理示意图

鼻窦炎患者老高几年来经常出现脓涕、鼻塞、头痛等症状,甚至不受变天的影响。常常是闷钝痛或有头部沉重感,一般是白天重,夜间轻点。每天痰多、咽喉干痛。为此他常常是一边放个痰盂,另一边放上饮水茶杯。这些年来,他一直期盼着能够彻底解决掉这个恼人的问题。

张官萍指出,慢性鼻窦炎的患者经常流脓涕、鼻塞、头痛、记忆力减退,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影响。常因鼻窦口狭窄或阻塞,窦腔内积脓不易排出。目前的治疗方法多是在鼻内窥镜下手术切除鼻窦口周围的黏膜和骨组织,开放鼻窦引流出积脓。但切除手术还是有可能造成解剖结构的破坏、窦口引流通道黏膜的损伤、术后术腔黏膜的创伤性水肿和炎症、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手术导致的医源性损伤以及术后瘢痕形成等仍然难以完全避免。因此,切除手术并非完美的鼻窦外科手术方式。鼻窦球囊扩张术,是将一个小而柔软的气囊插入鼻窦通道,利用气囊的膨胀使因发炎而缩小或闭塞的的通道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或稍大一些,使空气顺利进入鼻窦,积脓经开放的窦口流出,不切除任何组织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张官萍提醒患者,其实大多的鼻部疾病在规范的用药治疗下,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手术只能作为最后的一道保障”。若有两周或以上的鼻部不适患者,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