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李楠楠 张秀丽 通讯员 简文杨 靳婷 张丹娜 张灿城 魏星)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旨在通过宣传普及健康睡眠知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人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而睡眠问题却普遍存在,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针对常见睡眠问题予以解答支招。
感受:感觉整晚在做梦,没睡着
解读:不一定没深睡,做睡眠脑电图可知
浅睡占了人总睡眠时间的50%,浅睡期和梦睡期都会做梦。潘小平介绍,由于人经常在浅睡期醒来,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整个晚上都在做梦,实际上他们是有深睡的。而深睡在人睡眠的总体时间占比是很少的,不到15%~20%,但是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而有抑郁症的病人,睡眠结构是很紊乱的,他们会从浅睡跳到梦睡、梦睡又跳到思睡,但就不进去深睡期。”“最近我睡眠有问题,晚上总是没睡着,都在做梦……”这是门诊当中,因睡眠问题找上门的患者经常反映的问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潘小平指出,睡眠障碍有主观因素,并非患者自己说了算。“人的睡眠周期先是从思睡到浅睡期,到深睡再到浅睡,梦睡,再回到思睡。一个晚上来回4~6个周期,每个周期大概90分钟。”
所以说,睡不睡得着,不能凭个人主观的说法,要做睡眠脑电图来判断。通过睡眠脑电图还可以判断患者在睡眠周期的哪个阶段出了问题,而相应的周期出问题,会反映出特定的疾病。“失眠只是表象,背后隐藏了什么,需要找出来。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睡眠有问题?医生来支招
感受:打鼾代表我睡得很熟
解读:这可能有问题,伴侣请多观察
睡眠打鼾,很多人以为是睡得好,其实这其中隐藏着很大风险。“如果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即便睡得很踏实,也可能引起包括心血管在内的多种疾病”,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欧琼介绍,打鼾是上气道在睡眠过程中塌陷、阻塞的表现。
欧琼介绍,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其实“枕边人”可以把好第一关。“很多夫妻相处了十几二十年,对打鼾已经习惯了,甚至感觉不出有异常”,她介绍,年轻男性、胖子、气道狭窄或者先天性下颚小的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打呼噜症状。这些人群的“枕边人”就要当个“观察员”,若发现伴侣的鼾声轻微均匀,这有可能只是进入深度睡眠的迹象;但如果出现呼噜声高低不均匀,睡眠时是张口透气,呼噜声停一会儿又继续响起,就是睡眠不宁的表现,这时很有可能已经患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就要及时带伴侣到睡眠科做个睡眠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感受:想尽办法无法入眠
解读:长期失眠应就诊
出现失眠症状时,往往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无法入眠,有人甚至会下载催眠音乐、提前看枯燥的书籍来助眠。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李中表示,这些办法尝试即可,但不能作为一种治疗办法,特别是提前看枯燥的书籍或电视剧,是不太提倡的,“一旦出现长时间失眠,不能依靠自己,而要到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短时间断断续续的失眠情况,李中建议,可在睡前到楼下遛遛宠物,“有研究表明,人和四足动物结伴会产生安全感,而睡眠不好很大程度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因此,他建议,老年人或者女性不妨在睡前与宠物共度一小段“快乐时光”,到楼下走一走吹吹风,有助于接下来的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