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简文杨报道:7日,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附属胃肠肛门医院处获悉,该院启动华南首个“善医行·疝医行”专项救助基金,用于帮助在该院救治的广州市居民中贫困的疝气患者。目前首批公益基金已筹集20万元,拟帮助至少100名此类患者,资助费用最高金额可达1万元/例。
疝气“偏爱”男性
疝,老百姓俗称疝气或小肠气,是指体内的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孔隙进入到其它部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名新发的腹股沟疝病人,以及50万例以上的其它各类疝。疝气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引起腹部坠胀、腹痛、便秘、消化不良、以及类似心绞痛;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统症状;小孩则可因疝病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尤其是疝嵌顿等严重并发症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腹股沟疝好发于男性,可以发生在从出生到老各个年龄段,男性一辈子发生腹股沟疝的可能性超过20%。”中山六院胃肠、腹壁及疝外科学科带头人陈双教授指出,这是因为男性在发育过程中(出生前后),睾丸要从腰背部慢慢下降至阴囊,在这一过程中,在大腿根部可能会遗留下一个潜在的间隙,加上人进化成为站立的生物,以及腹部压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终究变成为疝。
基金助患者做手术
“由于患者专业知识少,社会上虚假广告还充斥其中,诱导一些患者通过注射硬化剂,甚至采用‘偏方’进行治疗,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陈双教授表示,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手术治疗是目前治愈疝气的较好方法。现代无张力修补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已不到1%。
“疝气手术操作相对简便,而且效果显著,基本上可以一劳永逸,这正是公益基金能发挥巨大作用的原因。”陈双教授如是说。他给记者算了笔帐:一个普通的疝气手术大约花费8500元左右,除去患者自己支付的医保起付线外,剩下的6000-7000元中,包含了疝修补手术费、材料费等项目,其中医保可以报销60%-70%,而有时剩下费用对一些病人来说支付可能有困难,这时可从此公益基金中支出。
呼吁社会人士捐款
据介绍,“善医行·疝医行”是中国外科医生正在开展的一项公益活动。在近一年时间内,国内已有30余位外科医生参与了该活动。他们先后造访了云南的红河自治州医院等地,合计行程万里,为所在地的贫困病人(共计为100余位疝病患者)提供优质、减免的医疗服务,参与医师不计报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同时还义务为当地医务人员提供手术观摩学习和专业知识培训。
陈双教授表示,此次成立专项公益基金,是希望能把救助活动“落地”。他呼吁社会大众关注“疝气”,如有热心公益事业的单位和个人自愿捐款,此基金也是开放的。而基金每年也会定期邀请第三方公司进行审计并向社会公布,接受政府审计部门、捐赠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小贴士】资助申请、审批、结算流程如下:
1、患者或其监护人填写《善医行·疝医行救治专项基金申请表》,向中山六院提交申请资料。
2、医院外科专家提出诊疗、评估和审核意见。
3、医院医务部对申请个案作出审批意见,符合第二条规定用途的,办理资金划拨资助手续。
4、财务科收到患者递交的《善医行·疝医行救治基金申请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后5个工作日内进行材料审核,审核通过后5个工作日内向该患者住院账户划出款项。
如有意愿捐助,可转账资助此项目。账号:7443300182600050700,帐户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户行:中信银行广州北秀支行,请注明“善医行·疝医行基金”,联系电话:1812232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