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老便秘,慎用清热下火药
媒体报道
阅读:

“便秘发生率很高,在我国的自然人群中达到6%!”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医学部首席专家胡品津教授在日前举行的大型慢性便秘义诊上表示。相当一部分人靠服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来通便,这些药物往往含有大黄成分,对肠道有很强的刺激性,偶尔便秘可以用来帮助通便,但经常服用会形成药物依赖,反而会加重便秘。

■新快报记者 余锦境  通讯员 简文杨 谌黄威

经常压抑“便意” 

易患便秘

最新的便秘诊治指南显示,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纤维素和水分摄入过少、活动量减少和环境改变。便秘也会因旅行、怀孕及饮食改变等因素而加重。

“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发病率高达22%,老人肠道松弛、膀胱肌肉乏力、缺乏运动或因慢性疾病服药发生便秘,中壮年等都市人群多发便秘,却往往是因为不重视排便、经常忍住便意而导致便秘。”胡品津表示。

 

慢性便秘身心俱损 

重可致死

“和其他疾病相比,便秘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被低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主任委员、中山六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任东林教授表示,便秘的问题可以很严重,因慢性便秘而死也并非天方夜谭。

他指出,大便干结引起排便困难,可造成腹腔压力升高,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梗、脑梗等。我国相声演员马季当年也是死于马桶上,死因是用力排便导致的心脏病突发;大便堆积在肠子里久不排出,粪便的残渣就会在肠道里分解而产生苯、氨等有致癌作用的化学成分;严重便秘还可造成急性肠壁坏死、破裂、穿孔、扭转,严重时也会致人死命。

最后,便秘对于患者也有重大心理影响,易造成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北京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指出,超过一半的顽固便秘患者有心理问题。”

对策

偶尔便秘——清热通便

经常便秘——明确分型,针对性用药

人体排便是一个肠道运动和盆底功能相互协调的过程,可以将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三类。

“偶尔便秘的人,可吃点清热下火药,帮助排出宿便。但如果是经常便秘,应及时就医明确是哪种类型,规范治疗。”胡品津表示,对于慢传输型便秘,一般使用促动力药物,如普芦卡必利,也可使用其他泻药,如聚乙二醇(膨松剂)、乳果糖。不推荐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大黄或一些中草药制剂(如肠润茶),否则易导致结肠黑变病,增加致癌风险。还可能形成用药依赖,不用药刺激就排不出来。

对于排便障碍型患者,一般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这是一种生理电刺激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肛门直肠协调性和敏感性,建议按疗程进行,每个疗程10次,每次约30分钟,通常进行两到三个疗程;对于混合型,则需要上述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任东林则介绍到,对于顽固性便秘的患者,若药物、理疗均不能解决问题,在结合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中山六院消化内科与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共同启动了慢性便秘门诊,可对慢性便秘进行内外联合的多学科治疗。一些相应的检查包括胃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排粪造影MR等可以帮助医生正确的分型,同时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便秘。

自测:你有慢性便秘吗?

●便秘是一种症状,其特征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两种症状兼备 

●慢性便秘定义为这些症状存在至少3个月

●对慢性便秘的诊断近年来提出了量化的指标:

即在不用通便剂的情况下,在过去6个月中至少12星期连续或间断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

①>1/4时间有排便费力;

②>1/4的时间干球粪或硬粪;

③>1/4时间有排便不尽感;

④>1/4的时间有肛门直肠梗阻/堵塞感;

⑤>1/4的时间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

⑥>1/4的时间有每星期排便<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