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信箱:
您好,我今年32岁,工作比较紧张,没吃多少东西却总是胀得难受,似乎积了一肚子气,感觉很不舒服。还时不时打嗝,好几回和人没说两句话,就被打嗝中断几次,尴尬不已,做了胃镜检查结果也没有异常,也看过好几个专家,怎么还是没有改善的迹象呢? 黄小姐
解答: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李初俊副教授
你好,但凡患者反映“没什么大问题”和“没有异常发现”,其实很可能意味着是“功能性胃肠病”。
在医学上,疾病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器质性是通过检查发现组织或器官存在着真实的病变;而功能性则是各种检测都没有发现异常,但症状却真实地存在着。功能性胃肠病就是指胃肠总存在不舒服感,但经过消化内镜、生化检验等检测,却又没有异常发现的一类疾病。这些“不舒服”反映在上消化道,最常见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映在下消化道,则以肠易激综合征居多。根据你的情况判断,可考虑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表现。
全球消化科专家所公认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标准Ⅲ》中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提出了明确的诊断条件:不时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表现,其中至少有一项持续超过6个月,近3个月尤为明显,而且还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才能诊断。
功能性疾病其实也是病,只是常规的检查手段没有发现而已。你辗转看病的这种做法,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有些不太妥当。应当按照医生的要求,不管有无明显效果都准时复诊,医生才可以根据用药的效果,继续进行临床判断:如果药物起效了,但还不是太理想,这是个体原因,还是有其他因素存在?譬如如果你反映有较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焦虑等),除了服用促胃动力药,可能还需要加用精神类药物。
肠胃是反映人情绪的器官,有意识地改善放松心情也是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方法之一。
(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简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