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广州市区被大雾包围,能见度极低。图为雾中天河。
“回南天”致呼吸科患者皮肤科病号增多家中电器“罢工”专家支招教您全方位抗潮
“潮人”总动员
地要干窗得开
和病痛说拜拜
本报讯(记者涂端玉通讯员梅枚、简文杨)今年“回南天”提前杀到,让不少市民猝不及防。昨日记者从医院获知:跌倒骨折的老人和妇女人数激增;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比春节期间增加五成;妇科有不少炎症病人来“报到”;皮肤科过敏性皮炎患者复发频频。专家表示,这一切都是潮湿闷热外加空气质量下降、地板处理不净、开窗通风不足惹的祸。
骨科:一周“接待”十名跌倒骨折患者
支招:地面要干燥穿鞋得带纹
“我们一周时间就接待了十名跌倒的骨折患者。”昨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骨科副教授陈燕涛表示,他刚刚才做完一台骨科手术,对象是一名70岁的阿婆,她出门时在自家门口湿漉漉的地板上跌倒。
支招:“老人平日要注意补钙、晒太阳,以避免骨质疏松,但这个季节当务之急还是先将家里地板保持干燥,在室外也应挑没水处行走。”此外,陈燕涛强调,老人可选择穿底部平坦带有较深纹理、使用坚固材料制作的鞋。“平滑的塑胶底很容易在湿地里打滑。”
呼吸科: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病人陡增
支招:午时开开窗空气要流通
昨天,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内科韦民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这些天门诊病人中,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起码比春节增加了50%以上;住院病人中多以慢阻肺、肺炎及哮喘的为主。”她表示,这与天气潮湿、空气质量下降密不可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神经专科罗向阳副教授也表示,该院儿科目前高发疾病以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为主。
支招:专家表示,防潮的同时还是要注意开窗通风。“坚持不开或少开朝南的窗户,其他朝向的窗也不要在早晚开,最好中午开一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升空气质量。”
皮肤科:水痘、风疹、过敏性皮炎患者增
支招:晨练喝早茶日出雾散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刘次伟副教授表示,这周以来,收治了为数众多的水痘、风疹、过敏性皮炎患者。“现在是回南天,气候温暖潮湿,水痘、风疹病毒等病毒都开始活跃;早上雾气大、灰霾多,所以空气中的花粉、灰尘、污染物浓度也增加,因此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病也随之高发。
支招:近段时间老人如去公园晨练或上茶楼喝早茶都要赶晚不赶早,应等到阳光出来雾气散尽再出门,也不要一早开窗。如果孩子出了水痘、风疹、麻疹等传染性皮肤病就不要上学。饮食上也要注意清淡。
妇产科:念珠菌性炎症多复发
支招:衣物开水烫吹干很重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张丙忠副教授告诉记者,念珠菌偏好温暖潮湿天气,而这种天气衣服不容易晒干,常常是半干就穿在身,这导致念珠菌在人体内繁殖,念珠菌性阴道炎复发。
支招:女性贴身衣物最好用开水烫以杀菌,如果干不透的话一定要吹干或烘干。“一次性内裤尽量不穿,贴身衣物一定要选择棉料,避免化纤。”此外,有糖尿病在身的女性要尤为注意防病。
回南天有改善
广州昨晨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本报讯(记者叶卡斯通讯员谈天)昨天广州的气温已回升到21.5℃~27.5℃之间,在不断的“加温”下,建筑物里的“流汗”现象也有所改善。周末两天广州天气没有大的变化,仍然可以指望偶尔露脸的阳光逼退湿气,把广州从“潮州”中拉回来。
昨天早晨,全省大部仍有雾或轻雾,其中封开、雷州的能见度低至200米。广州市区阴天有雾,五山观象台录得的能见度仅600米。气象台于6时51分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并于11时34分解除。
预计,短期内无明显冷空气入粤,广东全省大部高湿有雾或雨,能见度较差,气温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