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3D腹腔镜巧治内痔出肠溃疡病
媒体报道
阅读: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简文杨 骆衍新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汪建平教授团队完成国内首例单孔3D腹腔镜肠管切除术,为一直肠溃疡、疤痕狭窄并有强烈的“微创美容”要求的患者解决了病痛。
除病灶直观、手术精准、出血量少、并发症低等3D腹腔镜手术优点外,该院率先尝试结合单孔腹腔镜技术,只在腹部开1个切口,减少了患者的腹壁创伤与术后切口疼痛不适。而且,还可以利用脐孔的天然皱褶,达到几乎无疤状态。
据介绍,黄姨今年40岁,因内痔出血在过去两年里曾3次在当地医院做硬化剂注射治疗。然而,7个月前的一次治疗导致她开始出现腹痛、腹胀伴肛门疼痛等症状,检查后发现是直肠溃疡狭窄、直径1厘米的肠镜已不能通过。3个月前,又发生肠梗阻,肠腔已不能通过6毫米的肠镜。备受折磨的黄姨辗转广东省内多家医院,由于她不肯在肚子上挨一刀,要求微创最小化,医院纷纷婉拒了她。
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汪建平教授接诊后认为,患者可考虑采用3D单孔腹腔镜下肠管切除术。在3D眼镜显示的画面中,由高清立体影像取代了以往的平面视图,真正让医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到那些非常精细的血管结构。探查发现直肠病变与膀胱后壁分解不清、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遂在单孔3D腹腔镜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加膀胱部分切除,手术过程顺利,几乎没有出血,手术时间仅为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