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春节假期医院“很忙” 肠胃病、牙痛高发
媒体报道
阅读:

初一到初七的年假期间,吃、喝、玩、乐作为很多市民的“主旋律”依然未有过多转变。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多个科室,在今年春节期间都“很忙”,肠胃病、牙痛、咽喉食道异物等疾病较平时等均有不同幅度的多发。


饮食调整很关键,肠胃也要过好年


中山六院消化内科主任高翔教授介绍,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腹泻等肠胃病是典型的节日病,过年过节做点好的,积累点儿过年的“年味”,这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主要是因为走亲串戚时吃东西的频率较高,煎炸,油腻的东西多,胃肠道负荷高,导致消化不良。此外,作息时间不规律,造成机体调节能力下降。


对于节后如何合理饮食、调理身体,高翔表示,长假后的饮食调整,要循序渐进,不能“乱来”,不要一味的吃素、吃粗,甚至是不吃。要逐步恢复饮食的多样化,注意粗细搭配。肉类仍然需要适当摄入,尤其是蛋奶类,蔬菜水果则应注重颜色搭配,品种越多越好,这样比较有利于使胃肠功能调整到正常状态。此外要早睡早起,起居有序,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另外,可适当参加运动舒缓情绪,使精力充沛,逐步步入工作状态。


牙痛好难受,过节也没辙


据中山六院口腔科主任房思炼副教授介绍,春节期间口腔科假期门诊和急诊患者人数增多,其中以主诉为牙痛的口腔急症为主,常见的有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折裂、急性冠周炎等疾病,患者以成人居多。


春节期间生活作息不规律,应酬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大吃大喝,假期间喜欢吃热、辛、辣等刺激食物,忽视口腔卫生保健,导致冠周炎、口腔溃疡等疾病发作;假期间,瓜子、核桃、杏仁、骨头等硬食物食用增多,造成牙隐裂甚至牙折;节前忙碌,口腔疾病没有及时去医院治疗,口腔急症在假期发作。房思炼表示以上四大因素为“牙痛”高发的罪魁祸首。


房思炼指出,过年期间应该养成良好饮食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养成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的习惯,有口腔问题应该及时医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他预计节后口腔门诊患者还会增加,主要为不少患者会“熬”到节后才去医院看病。


婴儿算命缺金,耳环呛喉急救


西安两岁半儿童吃开心果呛亡引起关注。中山六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春节期间,每天都会接到8个-10个不等前来求医的患儿,大部分是卡鱼骨。该院张湘民教授表示,婴幼儿因喂食不当发生鼻腔异物、外耳道异物、咽喉异物、气管异物及食道异物等情况时常见到。


据介绍,张湘民还遇到一例较特别的新生儿咽喉食道异物:因算命称婴儿缺金,一出生其家婆就取下自己的金耳环给该新生儿含在口中,未想到引起吸吮反射将金耳环吞下卡入咽喉,出现呛咳和呼吸困难。急忙之间送来本院急诊,照X光片显示咽喉食道异物,行急诊手术经喉镜方将金耳环取出,患儿康复出院。


张湘民提醒,家中有宝宝的,家长一定要将家中小件物品放好,如硬币,扣子,还有玩具上脱落下了的珠子等,由于宝宝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以及对“食物”的好奇心,很容易误食此类物品。而1-2岁的宝宝,则尽量不要吃花生、杏仁之类的坚果,切切不让宝宝边玩边吃,同时吃东西时不要逗他们笑,避免在宝宝哭闹的时候还强行喂食。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尽快咨询或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