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6月13日电(记者杨霞)6月12日,"中山大学高野盆底疾病研究中心"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挂牌成立。这一中心由日本大肠肛门病中心高野病院与中山大学合建而成。
据悉,"中山大学高野盆底疾病研究中心"是我国首家以整体盆底疾病作为研究对象的临床科研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
医院副院长、著名肛肠病专家任东林教授担任中心负责人。他表示,之所以与日本方面合作研究,是因为中国人与日本人无论从生理构造还是从生活习性上比欧美更为接近,且日本在盆底疾病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世界知名肛肠疾病专家、日本大肠肛门病中心高野会会长高野正博先生是本中心倡导建立者之一。
任东林教授说,目前我国对便秘、大便失禁、小便失禁、盆底疼痛、产后子宫脱垂、直肠脱垂、会阴下降、盆底疝等盆底疾病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既往对盆底疾病的研究大多是妇科、肛肠科或泌尿外科各自为战,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所获得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他介绍说,由于盆底结构复杂,所以临床上所碰到的盆底疾病绝大多数不是哪一个学科的问题,盆底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往往需要多学科精诚合作,才能使盆底疾病的治疗取得理想的结果。
据介绍,"盆底疾病研究中心"主要通过盆底功能性检查、盆底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活检等研究手段,探索盆底的生理、病理因素及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盆底疾病提供更真实、细腻而客观的资料,进而通过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运动康复治疗、会阴理疗及手术等治疗方法,恢复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结构缺损、盆底神经-肌肉损伤或功能性障碍、盆底脏器移位、盆底生理性功能障碍等疾患,都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达到恢复盆底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