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曹斯 通讯员/简文杨)春节假期期间,吃、喝、玩、乐作为很多市民的“主旋律”。7日,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了解到,该院多个科室都“很忙”—肠胃病、咽喉食道异物等疾病与平时相比,有多发的趋势。
过年吃多了消化不良
节后应合理饮食
中山六院消化内科主任高翔教授介绍,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腹泻等肠胃病是典型的节日病,春节期间,中山六院的消化科就接诊了不少这样的病人,“主要是因为吃东西频率较高,煎炸、油腻的东西多,胃肠道负荷高,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同时,作息时间不规律,也造成机体调节能力下降。”
对于节后如何合理饮食、调理身体,高翔表示,长假后的饮食调整,不要一味地吃素、吃粗,甚至是不吃。要逐步恢复饮食的多样化,注意粗细搭配。肉类仍然需要适当摄入,尤其是蛋奶类,蔬菜水果则应注重颜色搭配,品种越多越好,这样比较有利于使胃肠功能调整到正常状态。
婴儿口含金耳环呛喉急救
记者还了解到,中山六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春节期间每天都会接到8到10个前来求医的患儿,大部分是卡鱼骨。该院张湘民教授表示,婴幼儿因喂食不当发生鼻腔异物、外耳道异物、咽喉异物、气管异物及食道异物等情况时常见到。
其中一个案例让他印象深刻。因算命称婴儿缺金,一出生其奶奶就取下自己的金耳环给该新生儿含在口中,未想到引起吸吮反射将金耳环吞下卡在咽喉,出现呛咳和呼吸困难。送到医院照X光片显示,新生儿咽喉食道异物,行急诊手术经喉镜才将金耳环取出,目前,患儿已康复出院。
张湘民提醒,家长一定要将家中小件物品放好,如硬币、扣子,还有玩具上脱落下来的珠子等,由于宝宝缺乏辨识能力,以及对“食物”的好奇心,很容易误食此类物品;而1到2岁的宝宝,则尽量不要吃花生、杏仁之类的坚果,吃东西时不要逗宝宝笑,避免在宝宝哭闹时还强行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