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女孩左脸“鸽子蛋”原为疑难颌面肿瘤
媒体报道
阅读: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简文杨

  21岁的艺术专业女大学生小曾,因患罕见恶性颌面部肿瘤,一度担心会因手术导致面瘫,从此与舞台绝缘。记者日前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获悉,该院口腔颌面外科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联手为小曾成功切除肿瘤。目前,她的恢复情况良好,很快能重绽笑颜。


  左脸肿痛以为上火


  实是副腮腺瘤


  几个月前,小曾洗脸时无意中摸到左面部有一个小肿物,起初她不以为意,有轻度疼痛,以为是熬夜上火所致,只简单吃了些下火的药物。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小曾发现肿物渐渐长大,如鸽子蛋大小。而且,患处的疼痛越来越严重。她方才觉得不妙,赶紧上医院。


  据中山六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房思炼介绍,肿物长在小曾的左侧副腮腺(副腮腺也属腮腺范围,但是确切位置在腮腺前缘)上,怀疑是恶性肿物。给患者实施“左侧副腮腺肿物扩大切除术+左面神经解剖术”后,发现发现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最棘手的是部分面神经穿过肿物。如果要完整地切除肿瘤,就必须将受肿物包裹的面神经“一窝端”。这意味术后小曾势必出现面瘫,对于从事艺术专业的女孩而言,无疑非常残忍。


  沪穗专家联合会诊


  切瘤同时重建面神经


  决心为小曾争取更好治疗措施的房思炼当机立断,打破常规,先采取无瘤操作措施,从该肿物表面切取小部分组织,迅速送冰冻病理检查。报告显示,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性较大。但房思炼认为,还是不能排除恶性肿瘤。


  于是,立即邀请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廖贵清教授以及上海交大的口腔病理权威李江教授会诊。三位专家认为小曾所患肿瘤非常罕见,是一例无法给出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例,“肯定不是多形性腺瘤,初步诊断是恶性肿瘤”。


  中大两家附属医院的专家联合制定手术方案:切除肿瘤以及包裹在内的左侧面神经,切除后立即行耳大神经移植,重建缺失的面神经以最大程度恢复术后面神经功能,手术很成功。“现在,患者定期回来复查,目前尚未发现有复发迹象,面神经功能正在逐渐恢复。”房思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