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投递员送报途中摔跤致左眼失明 需供养一家七口
媒体报道
阅读:

   

                                                      

    34岁的湖南人陈付军两年前怀揣着“广州梦”,举家迁到广州生活,他憧憬着,在大城市里只要肯付出,一家人就能很快过上好日子。两年以来,他每天兢兢业业,当上一名报刊投递员,早出晚归辛勤养家。谁料时运不济,送报途中发生了意外,导致颅底骨折,左眼失明,无力支付数万元医疗费,目前只能躺在病床上,茫然不已。

  出事当天为同事顶班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病房内,全身动弹不得的陈付军仅能用微弱声音回忆事发的一切,身边陪护的是泣不成声的妻子。他眼底、鼻梁、嘴唇都缝着针线,但其妻子告诉记者,其实缝合好的表皮下,还有不少粉碎性骨折的伤口,那只能靠自然愈合了。

  送报员的艰辛,如非他们口述,恐怕极少人会关注到。11月24日,从事了两年报纸投递工作的陈付军一如既往上班,清晨4点回到赤岗街发行站,拿到第一批报纸,放上电动自行车,开始一天的报纸投递工作。当天,他为一名同事顶班,一共要派发300份日报到琶洲会展一带的住宅小区。

  大约8点,来到琶洲桥底一带,他傻眼了:琶洲桥底一带由于正在扩建会展场馆,路面坑坑洼洼,路况非常难走。他驾驶着的电动自行车,身边却穿梭着其他机动车辆,他的身影显得十分单薄。但送报时间快到了,若不准时送到,订户就没法在出门上班前,看到新鲜出炉的当天报纸。

  左眼已看不到一丝光线

  为了准时投递,陈付军选择加快速度,想迅速通过这段烂得难走的路段。不料,自行车经不住路面的磕碰,导致陈付军猛然一头撞向路边的大树,报纸掉在布满尘埃的路上,而他更是头部坠地,不省人事。等到他意识恢复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被好心路人送到中山六院的120救护车。当其妻获得通知,赶到医院急诊科时,陈付军正在接受脸部的伤口缝合,除了两颗门牙撞碎了,他身边还摆着渗透了血迹的工作服,最让人担心的是,其妻子获悉,丈夫左眼已不见一丝光线。主治张教授如是形容陈付军:“在这么严重的伤情中能救回性命,伤者算幸运了。”据介绍,这一摔,陈付军受了颇重的颅脑外伤:前颅底骨、眼眶骶骨、鼻骨鼻窦都有不同程度的粉碎性骨折,以及脑脊液渗漏。

  万幸的是,颅脑外伤在送院救治之后及时手术,脑脊液渗漏的症状已经得到控制,加上鼻腔鼻窦的清创、眶底减压等治疗,其颅脑外伤已经稳定下来。但张教授说,由于伤者的左眼受到重创,目前一丝光线都感觉不到,恐怕左侧视力恢复情况不会太理想。

  后续治疗有5万元缺口

  失去视力,意味着工作能力大打折扣。投递员的工资每月不到3000元,加上妻子打工的收入,陈付军一家7口每月靠四五千的收入勉强维持着。如今他只能躺在病床上,等待未知的结果。他十分沮丧地说:“受伤前,自己已经习惯全年365天凌晨起床、无论风吹日晒、上班前都必须将报纸送到订户家里的生活,尽管辛劳,但毕竟靠自己双手,供养着家里3个老人和两个孩子。但如今受伤了,家里脆弱的经济条件根本负担不起每日花费上千元的治疗费用。”

  张教授介绍,接下来,陈付军仍需要通过药物控制表面伤口及颅内创伤的感染,而左侧视力,目前仅能靠药物来改善,这笔费用至少要5万元的花费。但如今让陈付军一筹莫展的是,家里半边的经济支柱塌下了,公司为他买的意外保险不知道何时可以理赔。虽然公司同事前来探望时送来一笔慰问金,但始终杯水车薪,大笔治疗费用尚无着落。“我还想工作,想尽快恢复身体,谁来帮帮我?”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