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气多变,忽冷忽热,是感冒的高发期,让很多人“顶唔顺”,不少人出现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吃了感冒药却反反复复不见好。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正贤教授提醒,每到春季,柳絮、花粉等过敏原暴增,也是过敏性鼻炎高发的季节,感冒老不好,警惕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
陈正贤教授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相似,有不少患者在发病初期常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一方面耽误治疗,容易引发多种合并症,如支气管哮喘,有的还并发鼻窦炎、中耳炎、过敏性咽喉炎等;另一方面又滥用了其他不必要的药物。所以,一定要区分好感冒与过敏性鼻炎,对症下药。他介绍说可以从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等几个方面分辨感冒与过敏性鼻炎。戴口罩其实对于预防过敏性鼻炎作用不大,口罩不能有效阻隔过敏源,只能减少过敏源物质,但过敏无分量的大小,只要一接触就会过敏戴口罩其实对于预防过敏性鼻炎作用不大。
春季过敏高发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系,一个是环境气候因素,另一个与人的体质也有关联。当空气中的花粉、细菌等过敏原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到肺部,就容易引起鼻子、咽喉、气管等部位出现不适的症状,就有可能引发多种过敏性呼吸疾病的发作,陈正贤认为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关键。
在3月28日(今晚)7点-8点,广视新闻频道【G4出动】栏目将专访我院呼吸内科主任陈正贤教授,为广大市民讲讲过敏性鼻炎和感冒的区别以及过敏性鼻炎的预防。
敬请届时收看哦!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陈正贤教授
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创会会长,广东省防痨协会副会长,广东呼吸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临床技能考核首席考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委员,《国际呼吸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20多年,早年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一定成绩;近年工作集中于感染性疾病、胸腔疾病、结核和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治技术方面,成绩显著,尤其擅长内窥镜介入治疗技术如气管内支架、气管内激光、气管内探条和球囊扩张等技术,并首创气道内球囊置入治疗气道大咯血,在内科胸腔镜技术上有所创新,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