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进万家 服务你我他 健康无价宝 携手促进好
◆ 什么叫做登革热
什么叫做登革热
夏秋季节,蚊子孳生。有一种名叫白纹伊蚊的蚊子(广东俗称“花斑蚊”、“黑斑蚊”)最喜欢白天咬人,人们白天去公园休息、锻炼,或午睡时未放蚊帐常被“花斑蚊”叮咬。“花斑蚊”可传播一种叫登革热的疾病。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四个血清型。
◆ 花斑蚊的习性
“花斑蚊”的幼虫(孑孓)生长在家中水缸、盛养富贵竹或万年青的花瓶、阳台花盆底座中的少少积水中;以及室外废弃的缸罐、一次性餐具、轮胎;公园里的竹筒、树洞等积水容器中。特别是家中花盆(瓶)、水缸等容器中生长出来的蚊子喜欢栖息在家中,常先叮咬家人,导致患病。
◆ 登革热的症状
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后,一般经过 5-8天的潜伏期,突然发病。一、热:发热是本病的一大特征,不规则热或于发热2~4天后下降,经1~2天后再次发热。二、痛:包括头痛、骨痛、肌肉痛或关节痛。三、皮疹:绝大多数病人于病起后3~6天还有皮疹出现,如对症治疗,一周可获康复,这是典型登革热。另一种表现病情较重,除上述症状外,病者可发生皮肤大片出血、紫癜、鼻衄、呕血、黑便甚至脑出血,这种病人为登革出血热。更严重者,皮肤冰冷,脉弱,血压下降,病死率高,这类病人叫做登革休克综合症。
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在发病前 1 日至病后 3-6 日内血中可检出登革热病毒,也就是说在这段期间有传染性。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人群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能是重要的传染源。
◆ 预防登革热
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因此去公园休息要穿长裤,睡觉要挂蚊帐。家家户户齐动手,倒掉家中花瓶、花盆底座的积水,每隔2-3天洗缸换水,倒置阳台的坛坛罐罐,清理住房外垃圾,就可以控制蚊虫滋生,预防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