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报】便秘?原来只是“缺屎”
媒体报道
阅读:



便秘是老年人普遍关注的问题,王阿姨就是一位长期“便秘”患者。

王阿姨平均三天一次大便,虽然很规律,但王阿姨很困扰,担心宿便对健康产生影响。为改善便秘情况,王阿姨吃粗粮、吃肥猪肉,甚至吃排毒保健品。最近,虽然王阿姨每天排便,不再便秘,但整个人都虚了,不得已去看了医生。医生却告诉王阿姨,由于现在人普遍吃得过于精细、产渣少,导致大便量少,以及老年人肠蠕动较慢,所以才不会每天排便,三天一次完全是正常情况,并不是便秘。

指导专家

苏 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

记 者 殷 鑫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三天一次不是便秘

虽然老年人普遍关注便秘问题,但是仍然对于便秘存在一些误解,比如有很多老人认为不能每天排便就是便秘。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苏丹指出,便秘也有诊断标准,以下三条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即可诊断为便秘:

1.太干:大便太干,呈羊粪状;

2.太少:排便次数一周少于2次;

3.太难:排便特别费力,平均用时超过15分钟。

苏丹指出,根据便秘诊断标准中关于排便次数的规定,通常认为一天三次、三天一次都属于正常范围,不属于便秘。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粪便积存在肠道内三天,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也不会出现毒素吸收等老年人普遍担心的健康隐患。所以,王阿姨三天排便一次根本无需担心。

专家提醒,虽然三天排便一次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如果同时伴有大便太干或排便太难,也属于便秘,请及时就医。

吃得太精细易“缺屎”

老年人只要排便顺畅、规律,无不适感,其实无需过于担心便秘问题。苏丹指出,现代人吃的食物越来越精细,产渣很少,相应的粪便量也会减少,加之老年人肠道蠕动较慢,更是会延长排便间隔时间,从而出现两天一次、三天一次排便的情况。

虽然三天一次大便不会影响老人的身体健康,但还是给部分老人带来心理负担,老人如果想要改善这一情况,可多吃一些产渣多的食物,如红薯、玉米、豆类、芹菜等含纤维素较多的粗粮和水果蔬菜,增加粪便量;适当增加运动,帮助肠蠕动等。

苏丹指出,改善便秘需要生活方式的综合调整,缺一不可。如有些患者因为大便太干造成便秘,于是有意识地多喝水,但忽略了运动和粗粮、油脂的摄入,反而导致便秘更加严重。所以王阿姨在多吃粗粮以及运动的同时,也要兼顾喝水和油脂食物的摄入,避免肠道功能紊乱。

温馨提醒

刺激性泻剂或致肠道黑病变

案例中王阿姨怀疑自己便秘,于是服用排毒保健品,导致其身体变虚。

苏丹指出,市面上很多有排毒功效的商品都含有刺激性泻剂,如大黄、芦荟、番泻叶、酚酞、蒽醌等,虽然可以短时间内见效,但其实会给肠道带来很大损伤,长期使用更是会增加大肠黑病变和大肠癌的风险,同时还会增加肠道耐药性,导致真的便秘来临时,很多温和安全的药剂无法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