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5万人可获免费结直肠肿瘤初筛 短信报名已经开始
媒体报道
阅读:

新快报讯 记者梁瑜 通讯员简文杨 陈钰锋报道 广州、上海、北京、天津、浙江5地共5万人可免费做结直肠肿瘤初筛,首期1200个名额已经开始接受报名,这是日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启动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技术项目”。该项目将对传统的筛查手段和最新的无创伤筛查手段进行比较,找到最适合中国人的筛查方案。

首期有1200个四项筛查免费名额

中山六院院长兰平教授称,项目将对首批1200名志愿者全程实施免费筛查,包括粪便潜血检查、肠镜等传统筛查项目以及粪便基因筛查、血液基因筛查新型筛查项目。首期研究将比较各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中挑选出最优的筛查手段,用于余下4.88万人的筛查,第二批筛查对象也将获得免费初筛。据了解,广州有三家医院参与该项目,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兰平表示,该项目的目标是将中国肠癌筛查的灵敏度从目前的64%提升到85%,癌前病变腺瘤的筛查灵敏度从41%提升到55%,并将制定新的《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与干预指南》,最终提高肠癌的早诊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传统筛查方法限制大,亟需新方法

兰平介绍,结直肠肿瘤发病率逐年攀升,尤其在发达地区。广州市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已达34/10万,相比十年前上升了50%,每天约有7.5人被诊断为结直肠癌。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45岁左右成为主要发病人群。

目前已知,多数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演变而来,平均需要7-15年,在这期间完全有机会早发现早治疗。大数据显示,早期结直肠癌五年生存率达90%以上,进展期肿瘤五年生存率则不足70%。著名结直肠癌专家、中山六院首任院长汪建平教授介绍,美国近几十年来结直肠肿瘤导致的患者死亡率下降了约一半,其中主要归功于筛查的广泛开展。而在我国,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比例约为14%,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40%-80%。

“目前在我国,问卷、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是传统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该院副院长王磊教授介绍,以往的指南中均推荐“高危问卷调查”和粪便潜血试验作为初筛方法,肠镜检查作为筛查的“金标准”。然而,问卷法准确性极低;粪便潜血试验,以化学法为例,其阳性预测值约15%,即100个通过化学法检查为阳性的人,在随后的肠镜检查中仅15人会发现有腺瘤或肠癌,其余85人则虚惊一场;肠镜要吃泻药“掏空”身体,可能带来不适,依从率小于30%,且我国内镜医生不足。因此,该项目有望找到适合中国人的经济有效的人群筛查方法。

短信报名已开始

该院胃肠病学研究所副所长邹鸿志教授介绍,欢迎45岁以上有结直肠癌风险的人士报名参加本次结直肠肿瘤筛查研究。在筛查过程中,问卷评估和粪便检查均为免费项目。有意报名者请编辑短信(姓名、性别、年龄、手机号码),发至18028006220进行预约登记,经一定条件筛选后可获免费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