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肠系膜是独立器官
媒体报道
阅读:

爱尔兰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杂志刊文证实——

  肠系膜是独立器官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江玲 通讯员简文杨)爱尔兰研究人员新近认定,人体消化系统内“隐藏”有新器官——肠系膜。相关综述发表在英国《柳叶刀·肠胃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上,全球最著名的医学教科书《格氏解剖学》也已经更新了这一最新定义。

  一般情况下,拥有独立的结构组成和独特的生命机能的结构单位才被称为器官,如心脏是一个负责供血的由肌肉构成的器官。在过去,人们对于肠系膜的理解只局限为,多个连接肠道和腹部的单独部分组成的碎片结构。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2012年,他们通过精细的电镜检查发现肠系膜事实上拥有连续结构;在过去4年间,他们又持续收集了证明肠系膜是独立器官的进一步证据,证实肠系膜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近似扇形的器官。

  主导此项研究的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医学院教授卡尔文·科菲表示,尽管对肠系膜除了作为连接层之外的功能还不够了解,但作为器官的解剖学构造和组成已经确定。这也奠定了肠系膜学的研究基础。

  临床上,与肠系膜异常相关的几种常见疾病包括肠扭转、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囊肿、肠恶性肿瘤或炎症肠系膜受累所致的克罗恩病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练磊副教授认为,关于肠系膜的研究,将帮助医生更好地识别肠系膜异常和相关疾病,甚至促进胃肠道手术和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发展。

  以困扰着很多医生和患者的克罗恩病为例,研究肠系膜在克罗恩病的发病中发挥着的影响,有助于提出治疗克罗恩病的更优手段。如克罗恩病的“脂肪包裹”现象,可帮助手术当中辅助诊断以及确定手术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