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报】桂格麦片疑染李斯特菌引担忧。专家:该菌不常见,可高温消除
媒体报道
阅读:

桂格麦片在超市开始降价出售。 刘艳芳 摄

 

本报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郅敏 副教授

近日,某网站爆料:美国FDA发布通报称,百事可乐下属桂格燕麦公司因其一家原料供应商所供的葵花籽疑似受到李斯特菌污染,于16日宣布召回两款藜麦片,并进行抽查检测。并称李斯特菌是一种食源性病菌,又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比人们较为熟悉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更为致命。李斯特菌真的如此恐怖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医生认为,李斯特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感染菌,但通过高温和烹煮即能杀死,所以市民不必过度恐慌。

 

李斯特菌常见于未经煮熟的食物

郅敏介绍,李斯特菌病是由李斯特菌引致,此病菌常见于自然环境,如泥土或水等。它亦可存在于受污染而未经煮熟的食物如蔬菜、生肉或奶里;加工食物如软芝士、冻食肉类等,也可能在制作过程中受污染所致。而且一般能在低温环境下生存及繁殖,在冷藏食物中仍可生存并传播该病菌。所以最好的消灭方法就是高温烹煮。

“如果患者感染了李斯特菌,通常会发烧、头痛,有时会出现肠胃不适的病征,如恶心、呕吐及腹泻等。部分患者或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或败血症。高危人士如孕妇、初生婴儿、中老年人、长期病患者或免疫力较弱的人士较容易患上此症。”郅敏强调,感染李斯特菌病的孕妇虽然一般症状轻微,但可能会将病菌传给胎儿,导致流产、胎儿夭折,或引致新生婴儿患上败血症或脑膜炎。可由母体经胎盘传给胎儿或经受感染的产道传给新生婴儿。潜伏期约为3-70 天,病征一般在感染后3星期出现。患者一般需要住院及接受抗生素治疗。

不过,郅敏坦言,李斯特菌感染,相较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并不多见,我们平时胃肠道细菌感染多发于后两者病菌,而且存在于我们身体内的菌体有近11亿之多,大多都不致病。一旦被菌体感染可能是因为接触外在不干净的来源导致,或者服用抗生素药物打破体内菌体平衡系统,免疫力低下所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注意饮食或生理卫生可有效避免感染病菌,市民无需过度恐慌。

 

怎样有效预防感染李斯特菌

郅敏提醒,要预防李斯特菌病,应保持良好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

1.个人卫生。处理食物前后、进食前、如厕或更换尿片后,应用枧液及清水洗净双手。

2.食物卫生。

1) 选择安全食物。如不要饮用未经杀菌处理的奶及奶制品、冷存的即食食物、生吃的海产等;查看食物的包装是否完好,以及留意标签上的食用期限,确保没有过期;切勿光顾无牌小贩。

2)妥善贮存食物。热食的食物贮存在摄氏60 度或以上;容易腐坏的食物如肉类、奶类和蛋类制品,应存放于摄氏4度或以下的雪柜内;即食食物应放在雪柜上层,生的食物则应放在雪柜下层,避免交叉污染。

3)正确处理和烹煮食物。把生吃的蔬果彻底洗净才进食;冷藏食物应放在雪柜内解冻,切勿在室温下解冻食物,否则容易变质;彻底煮熟食物或翻热吃剩的食物;食物煮熟后应尽快食用;应用不同的器具处理生熟食物;处理完生的食物后应把器具及双手彻底洗净;雪柜应定期清洁和融雪,保持温度于摄氏4 度或以下。

3.环境卫生。应保持厨房及器皿清洁,并妥善弃置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