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 马 波
记者 朱志安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据了解一些恶性肿瘤在晚期由于肿大淋巴结压迫或是侵犯输尿管引起的上尿路梗阻等导致患者产生输尿管梗阻。目前解决输尿管梗阻、恢复正常生理通路的方法之一就是彩超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患者双侧肾插着导管带着尿袋,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
蒋女士今年40岁,被诊断为宫颈癌并右肾积水,进行传统D-J管置入术。但历经多次手术后,蒋女士无法再置入传统输尿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马波的劝说下,她同意再次接受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即新型Resonance金属D-J管置入术。马波坦言,成功为蒋女士解除输尿管梗阻后,马波也松了口气,拔除双肾造瘘管对爱美女性来说是多么重要。
传统输尿管双J管自发明以来便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恶性肿瘤相关性输尿管梗阻患者的姑息性治疗。但它大多由聚合物材料组成,抗压性较弱,而且需要每3月更换支架,并不是完美解除输尿管梗阻的手段。
马波指出,新型Resonance金属D-J管,于2004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研究。它由内在的安全导丝及紧密缠绕其外的螺旋线圈组成,内有腔隙,外无侧孔,两端钝性,整体形状类似于传统猪尾巴管。其材料主要是合金,具有极强的抗压、抗拉伸和抗腐蚀能力,可以留置体内长达1年,避免了患者因反复手术更换支架所遭遇额外费用,同时兼容磁共振与放疗,方便患者后续辅助治疗,提高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