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地铁报】重阳登高 把这些告诉爸妈
媒体报道
阅读:

10月21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根据民间习俗,重阳节前一晚将有大量市民自发登高祈福。专家提醒市民,老年人登高千万别太过于“任性”。

虽说重阳登高是传统,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参与登山活动还是要注意诸多事项。医学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心脏病、骨性关节炎等病的患者并不适合爬山。老年人登高应量力而行,切勿好胜心强,登高路径尽量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点。

心脏病患者登山最好有人陪

登山能强身健体、防治疾病。但有心脏病、肺部疾病的老年人却不太适合这种高强度的运动。“即便是轻微心脏病、高血压的老年人,登山时最好有人陪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主治医师罗斯敏建议老年人登山带上急性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及创可贴等外伤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骨性关节炎患者最好别登山

上山时人的膝盖需来回地屈伸,陡峭不平的山路会对膝关节的磨损较大。许多老年人登山后便出现膝盖疼痛现象。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于领教授说,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他不主张骨性关节炎患者登山。其次,老年人登山前如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头胀、注意力不集中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症状也最好不登山。

多点热身运动少点争强好胜

很多老年人人老心不老,在登山过程中看到年轻小伙走得比自己快,喜欢跟人较劲。但由于身体器官都在走下坡路,长时间运动只会让老年人更加疲乏。王于领教授建议,老年人登山可以有个缓冲的过程,比如拉伸一下筋骨、做点热身运动等。登山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在登山时不要有太强的求胜心,一旦出现任何意外要立刻停下来休息。平时不常运动的老年人,连续登山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另外,登山路径也应选择较为平缓、坡度偏小的地方,例如白云山等。登山前,老年人可前往就近医院咨询康复科医生做些辅助性治疗。

正确补水方式不是大口喝水

重阳节,很多市民喜欢在晚上结伴登山。老年人在人群中比较容易被绊倒。因此,太过拥挤的夜晚并不适合老年人。王于领教授建议,老年人可在早上人较少时出门。糖尿病患者,登山前还需注意吃饱饭,以免出现血糖引起的晕厥。老年人登山不妨带上巧克力、糖果、温水等,防止饥饿。另外,补水也很重要,登山会因出汗流失水分,老年人在喝水时也要注意不要大口喝水,最好每次喝上几小口,保证吸收也不会增加负担。(记者 刘琛)

链接

体力不够 装备来凑

护膝:关节如有病变或有医嘱的情况下,老年人可戴上护膝可以将膝关节的骨头固定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减少受伤的几率。

棉袜:防滑还能吸汗透气,舒适度高的棉袜是老年人登山的好伙伴。

登山服:山脚山顶的温度差异大,老年人登山可备一套色彩鲜艳的登山服。不仅保暖还醒目,万一出现意外,可方便搜救。

登山鞋:准备一双轻便、舒适又防滑的运动鞋或专业登山鞋能防止老年人滑倒,同时还能减轻老年人双脚的疲惫感,让脚掌保持一个较为舒适的状态。

登山杖:有的山路是台阶,有的山路是崎岖不平的土路,长时间行走对膝关节的冲击力度较大。登山杖可以让两条腿变成“三条腿”,对于减轻老年人腿部压力、缓解疲劳作用明显。

16个登高开放点

广州市成立了2015年重阳节群众登高活动安全工作指挥部,共安排包括白云山在内的16个登高开放点,并开展了一系列组织筹备和安全保障工作,为有意登山的群众提供多种选择。

中心区     白云山 越秀山

增城区     蕉石岭

从化区     风云岭 云台山 

马仔山 仙人床

花都区     盘古王山 芙蓉峰

天河区     火炉山(晚上不开放)

白云区     帽峰山

黄埔区    龙头山(晚上不开放)

丹水坑

番禺区     莲花山 关帝岗

南沙区     天后宫